当前位置:儿科 > 奶癣 > 奶癣常识

奶癣类型和诊断依据详解

奶癣类型和诊断依据详解

 很多家长对奶癣比较惊慌,专家提醒患者家长们,对于小儿的疾病要镇定,本着及时、合理的处理原则。下面是专家对奶癣类型和诊断依据的介绍。希望家长能及时发现小儿的疾病。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3、脂溢型湿疹:多发生于生后1个月至2个月的婴儿。额,眉间,面颊皮肤潮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有较厚的脂痂。皮肤皱褶处可有潮红,糜烂,渗出等。

奶癣诊断依据

1、 多发于出生后1-3个月的婴儿。

2、 好发于颜面,尤以双颊或额部多见,也可发于颈、肩胛、躯干及四肢。

3、 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可融合成片。表面有糜烂、渗液或黄色痂皮,境界不清,亦有干燥浅红斑及丘疹,表面有少许糠秕样鳞屑。

4、 自觉剧痒,患儿常搔抓、烦躁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