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小儿感冒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小儿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虽然是小病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治疗也是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为此家长朋友都可以尽快的让孩子好起来,但是往往在治疗的时候会走入一些误区,那么我们来看看小儿感冒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1:中药没有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中药历史悠久,性情平和,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对症下药。中药辨证相对西药复杂,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咳嗽有热咳、寒咳、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之分,用药时也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对症,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2:抗生素是速效药?

抗生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其实百分之八十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不会缩短病程,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失调等,增加细菌的耐药性。所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3:无需在意感冒药的成分?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因此,针对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全面、均衡的配方来缓解症状。儿童感冒药物应具有四种成份:解热止痛剂、镇咳药物、鼻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物。很多儿童感冒药因缺少某些成份而影响疗效,而且均衡配方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各种症状的四种成份简单组合,同时各种成份在疗效方面会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互消减不良反应。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4:口服药的疗效没有打针好?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后就去医院给孩子打针,认为这样做能尽快治好病。其实打针或静脉输液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药相比无显著差异。所以本着安全用药的原则,只要给孩子选用安全的小儿感冒咳嗽产品即可。

小儿感冒用药误区5: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感冒药更好?

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类,因此很难确定引起这次感冒的病毒是什么,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哪一类感冒病毒特别有效的含有抗病毒成分的制剂。同时,滥用抗病毒药药物,不仅无助于疾病治疗,相反还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儿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感冒药中添加过多成份会加重孩子负担。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很多的家长都应该进入过以前的治疗误区中过,这些都是只会导致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所以希望家长都要了解清楚,这样才可以不要走入误区,在孩子出现感冒的时候帮助孩子尽快的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