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都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都有哪些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健康是这个家庭共同的希望,如果孩子患上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的话,会对家庭造成很大的动荡。很多人就想要了解日常中诱发这种疾病的原因,以便对这些原因进行预防。现在就请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日常中能够有发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都有哪些。

原因之一: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身体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过剩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使新生儿眼睛巩膜、皮肤、黏膜和其他组织染成黄色。

原因之二:母乳性黄疸

如果你的宝宝是母乳喂养的,在出生头几天若是母乳量不够,也可能造成新生儿黄疸。因为宝宝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就无法通过大便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

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3~4天,但除黄疸外,宝宝其他方面是正常的。聂川说,如果宝宝出现这种情况,通过改善哺乳技巧、增加哺乳次数,或者添加配方奶等方法,让宝宝摄入足够的乳汁,这种母乳性黄疸多半会消退。目前普遍建议,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每天至少要哺乳8~12次。

原因之三: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宝宝黄疸多数出现在出生后2-3天,常见的是ABO溶血,即母亲是O型血,宝宝是A型或B型血,宝宝除了黄疸外,还可能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的特征。一旦被确诊为新生儿溶血,一定要尽快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绝不可拖延。否则,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时治疗,宝宝可能很快会死亡,即便幸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而家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原因之四:药物性黄疸

磺胺等一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导致病理性黄疸。有报道称,母亲在孕期使用过非那根、安定等药物,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黄疸加重。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用药一定要谨慎,所有药物的使用,都要咨询专业医师,切不可擅自用药。

原因之五:新生儿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是婴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及进行性的肝纤维化。一般在出生后两周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肝脏肿大。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宝宝大便性状的改变——颜色逐渐变浅,甚至会变成白色的便便。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们对于日常中诱发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就能在日常中对这些原因进行预防,避免孩子还上这种疾病。对于有患病儿的家庭,还要积极的了解这种疾病的生理特点,以便能够帮助孩子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