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性早熟 > 性早熟常识

性早熟的常识性知识有哪些呢

性早熟的常识性知识有哪些呢

当前很多的孩子出现了性早熟的症状,这种疾病也成了家长们所担心的疾病,看到孩子出现了性早熟的症状,很多的家长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应对,在这里小编就为朋友们介绍一下性早熟的相关常识,来了解一下吧。

不同类型性早熟病因不同 女孩性早熟原因更难说

我们常把性早熟分为两类,一类为外周性性早熟,也叫假性性早熟;另一类称做中枢性性早熟,也被称为真性性早熟。

前一类的病因大多比较明确,如误服药物,性腺(卵巢、睾丸)不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而自主激活等。真性性早熟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可由其他疾病引起,不过,大多数情况还是特发性的,即找不到病因。

通常,男孩真性性早熟中,器质性疾病是主要原因,占到25%-90%不等,常见的病因如下丘脑错构瘤、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放化疗等。女孩的真性性早熟大都找不到病因,即特发性,占70%-98%。因此,当询问医生性早熟的原因时,很可能得到的答案是“说不清”或“不知道”。实际上,正常情况下的青春发育机制至今也没完全阐明。青春发育的启动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控过程。与性早熟发生相关的因素

营养变好“拨快”成熟时间

虽然性早熟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学界通过横断面调查,已发现一些因素与性早熟的发生是有关的。

性别,女孩子较易发生性早熟。一般认为女孩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是男孩子的10倍。

遗传,青春发育有显著的遗传倾向,这里包括性早熟和性发育延迟。通常妈妈初潮早,女儿的发病年龄也早。

营养,营养状态对性发育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我国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城市女孩平均初潮年龄已从1979年的13.5岁降至2005年12.3岁。国外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到20世纪中叶前的100年里,青春发育年龄一直在下降,生活条件的改善被认为是主因。许多研究也发现,肥胖的女孩发生性早熟的风险增大;但在男孩中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

胎儿宫内发育,如果胎儿在宫内发育不好,比如出生体重达不到相应胎龄的标准医学上称作小于胎龄儿,这些孩子将来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将增加,其中包括性早熟、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等。

生活环境改变,国外研究还发现被跨国收养的孩子中,性早熟发生风险可增至10-20倍;缺少父亲的单亲家庭中,孩子性早熟的风险也增大。

内分泌干扰物,最后不得不提到近年来的热词内分泌干扰物,简称EDCs。它们在我们生活中已无所不在,而且离不开,比如塑料制品、洗涤剂、农药等。由于这些物质具有类似激素的作用或干扰了体内激素正常的作用途径,已被普遍认为和某些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有关。

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我们对于性早熟这种疾病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了解的非常清楚了,小编希望朋友们可以把性早熟重视起来,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现了性早熟的症状,是需要进行治疗的,并且要注意给孩子认识一些性早熟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