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大家都听说过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吧,该病是血液疾病当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了,而且该病的治疗时间是非常漫长的,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影响,在这里小编就给朋友们来一下该病的治疗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支持治疗
1.输血治疗
再障患者尤其是重症再障患者需要输注血液制品使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维持在安全的水平。一般维持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对于有心血管症状者须提高到90g/L。而血小板的输注标准一般定义在(10—20)×10^9/L。多次输注血制品后,患者会产生针对血液制品中白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或微小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抗体,从而造成无效输注。为了减少异体免疫反应的产生,最好输注单采血小板,尽量去除血制品中的白细胞。对于可能进行移植的患者,一般不要输注亲属血液,以免发生对供者抗原的致敏,所有血制品均须经过辐照。长期大量输血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导致继发性血色病,当血清铁蛋白>2000μg/L时,可以考虑进行排铁治疗。经ATG或骨髓移植后治愈的患者可以进行定期放血治疗。
2.感染的防治
感染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重在预防,注意清洁卫生,尤其是口腔和皮肤卫生极其重要。对于感染的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0.5×l0^9/L或0.2×10^9/L)需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有条件者进层流病房,并预防性应用抗细菌和真菌药物,口服肠道不吸收药物进行肠道除菌。一旦发生感染,其治疗原则同粒缺伴发热患者,须立即应用广谱、强力抗生素,然后根据疗效、病原学证据和临床表现调整用药。对于反复发热,多次应用抗生素的患者,需考虑到真菌感染的问题,一般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多见,一旦临床怀疑,可以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3.造血刺激因子的应用
因为再障患者体内的造血刺激因子的水平并未降低,甚至高于正常水平,因此临床应用刺激因子的疗效不明显,现多不常规应用(证据等级Ⅳ)。但对于那些仍残留部分造血功能的患者,应用超大剂量的造血刺激因子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疗效,也有报道联合多种造血因子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有关造血刺激因子的应用可根据各单位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替代患者受损的造血干/祖细胞,还可以重建异常的免疫系统。根据国际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组(IAAS)的早期资料,重型再障患者在病程早期进行同胞相合骨髓移植,生存率可以达到60%以上,而只接受输血支持和雄激素治疗的患者仅有20%的生存率。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再障患者的疗效也不断提高,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数据显示从。1976~1980年到1988~1992年,同胞相合移植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48%逐步攀升到了66%,近年部分单位的疗效甚至达到了90%以上。
当大家看完以上的内容之后,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时间一定不要拖延,要及时的进行,平时还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一些不利于该病的食物是不可以食用的。
-
如何做好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在青少年人群发生几率较高,给予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是非常大的,由于这是一项会严重导致骨髓功能障碍的疾病类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食疗方法贫血的类型有很多种,在没能进行确诊疾病类型之前,千万不要私自的进行滋补,尤其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需要及时通过有效的食疗
-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药膳是什么所谓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血虚所引起的,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外,治愈贫血的方式还有很多种,
-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生活中的发病率非常高,这种疾病出现以后,经常会使患者产生一些其他的并发症,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命,
-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式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也是属于血液病中很厉害的一种,因此我们对这种疾病应该及时的重视,出现以后及时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