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有腹泻注重哪些事项
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孩子患有腹泻这种疾病,患了腹泻,家长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孩子的液体摄入,如果长期腹泻的话,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家长不要盲目使用抗菌素。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的去了解一下,孩子在治疗期间该怎样注重一些事项。
1、患了腹泻,家长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小儿液体的摄入,如果小儿不吐,要用最大的耐心频频的给孩子喂口服补液,就象静脉点滴那样,一点一点地喂,只要把住脱水这一关,小儿的病情就不会恶化,口服补液不但能够补充小儿由于腹泻而丢失的液体,还能有效的减少腹泻,增加肠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起到止泻的作用,腹泻的治疗,口服补液盐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合理的使用口服补液,不但减少医疗开销,也可减轻孩子由于住院输液所受的痛苦。
2、病毒感染,使用抗菌素是无效的,相反还可能造成小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症状。家长不要盲目使用抗菌素。
3、不要禁食,要继续给孩子喂奶,可把粥,面条等改成米汤,并且在米汤中加少许食盐,米汤要熬的粘一些,稠一些。起到收敛的作用,腹泻的治疗,暂时停部分辅食,如肉、蛋、菜、水果等,待腹泻减轻再开始食用,但停食辅食时间不要过长,一般3天以内。要保证小儿每日所需热量和营养。
4、体温超过38℃,使用退热药。
5、呕吐严重,不能口服补液,必须静脉输液,不要犹豫,不要等待,一旦出现脱水,就会危及患儿生命。
6、一定不要给小儿喝任何饮料代替补水。
治疗小儿腹泻的一些偏方有什么呢
(1)去积消食法:按“伤食宜消”法则,临床上对伤食泻多采用去积消食法。常用消食药品如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谷芽等。若乳积或鱼肉积滞者,应重用山楂、鸡内金;由谷类致积者,重用麦芽、谷芽;若积滞原因不明,而伴腹胀,应选用神曲、厚朴。
(2)导滞攻下法:按 “实则泻之”法则,临床上对实积可用导滞攻下法。常用导泻药品如大黄、枳实等。
(3)清热利湿法:由于外感暑邪、内蕴湿热引起腹泻,按“热则清之”法则,可采用清热利湿法。常用清热药物如葛根、黄芩、黄连、银花、连翘、白头翁、马齿苋、鱼腥草、铁苋菜等。因这类药物具有消炎、利尿、抗感染的作用,故临床上多用于感染性腹泻。
(4)温中祛寒法:因寒冷引起腹泻,按“寒者温之”的法则,应采用温中祛寒法。常用药物如干姜、附子、吴茱萸、肉豆蔻等。
(5)健脾益气法:久泻必虚,按“虚者补之”的法则,常用健脾益气法。常用药物如炒白术、怀山药、茯苓、炒扁豆、芡实、莲肉、党参、黄芪、炙草等。
(6)利水渗湿法:“湿胜则濡泻”,中医治疗腹泻重视调中分利,常采用利水渗湿法。常用利水渗湿药物如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
(7)涩肠止泻法:久泻肠滑不止,按“滑需固涩”法则,可采用涩肠止泻法。常用固涩药物如诃子、赤石脂、石榴皮、乌梅、罂粟壳等。
(8)行气消胀法:腹泻出现肠胃气滞,腹脘胀满时,应采用行气消胀法,常用理气药物如陈皮、木香、厚朴、砂仁、枳壳等。
(9)养阴清热法:泄泻日久,津液亏损,出现伤阴证候时,宜采用养阴清热法。常用养阴清热药物如西洋参、沙参、元参、石斛、乌梅、杭芍等。
(10)扶阳固摄法:泄泻日久,阳气衰微,出现伤阳证候时,宜扶阳固摄。常用扶阳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等。
文章内容为我们具体讲解了,关于孩子的一些腹泻情况,常用的一些偏方方法。希望患者朋友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帮助孩子早日摆脱腹泻的情况,也可以通过一些中医的方法来进行去除。希望你们能够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
-
小儿腹泻有什么预防措施小儿腹泻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发生后宝宝是非常痛苦的,严重的腹泻还会导致孩子伴有脱水的症状,所以大家在平时
-
小儿腹泻有效预防措施是哪些呢关于小儿腹泻的有效预防措施也是每个家长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因为这个疾病在生活中是孩子的高发疾病,而腹泻疾病的发生也有很多的
-
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是有哪些小儿腹泻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常见但是对孩子的身体影响非常的大,一定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才可以防止因为腹泻导
-
小儿腹泻有效预防措施是有什么提到小儿腹泻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这种疾病在生活中也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孩子患上小儿腹泻疾病也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
-
小儿腹泻有效预防措施是什么目前小儿腹泻这个疾病在生活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家长朋友对于孩子患上小儿腹泻这个疾病也是比较担心的,因此都想更多掌握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