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小儿脑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现在每一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一个家庭的希望,但是有一些孩子出现后发现患有脑瘫,这是对于刚刚当上父母的人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为此患儿家长都希望可以寻求好的治疗方法,那么来看看小儿脑瘫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脑性瘫痪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日复一日,有耐心地训练。各种功能的恢复主要靠在医生和家长的帮助下由患儿自己锻炼。所以各种动作必须先让患儿适应。如不会坐的患儿,让他自己坐。也可以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动作让患儿联系,每天的训练时间要有计划且不要过长,以免患儿产生疲乏、厌倦、反感、不愿合作等不良情绪。训练要多样化,使患儿觉得有新鲜感,以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2、不代替原则

脑性瘫痪儿童每一项动作不可能都能由自己来完成,家长必须帮助他们。但必须强调的是,帮助绝不是代替。如吃饭,有的患儿自己能慢慢吃,但姿势不正确,容易把衣服弄脏,家长只能帮助纠正其不正确的姿势,而不能喂他们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帮助患儿用正确的姿势来拿勺吃饭,时间长了就会习惯,孩子能自己吃饭了。

3、不过分照顾原则

许多患儿家长总因可怜孩子而不自觉的过分照顾;实际上这既无必要,又不利于孩子的训练。久而久之,过多的关照势必养成孩子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因此,训练时一定要让患儿配合每一个动作。患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家长可以拿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各个动作上,但切勿过分照顾;凡是患儿自己能完成的动作,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

4、不断重复原则

脑性瘫痪儿童每恢复一项功能,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地进行训练,才能最终巩固下来。同时,只有待某一动作定性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动作的训练。训练时要遵循示范、等待、鼓励、再等待、再示范的原则。因患儿每完成一个动作都相当困难,并且会经常出现反复(如有的患儿能独立走几步了,过几天却又一步也走不了)。所以,患儿对每项功能,每个动作,必须反复练习,才能得到最终的恢复。

5、避免不正常用力原则

由于患儿长期处于某种异常的活动范围之内,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肢体异常。引起异常姿势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常用力问题,不正常用力越严重,异常姿势也越严重。如果不正常用力得不到及时纠正,必然使患儿肌张力增高,导致功能障碍的加剧。因此避免不正常用力,是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如患儿在平路上勉强能够行走时,就不要急于让他练习跨越障碍物或上下楼梯。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知道对于脑瘫的孩子治疗原则有那些,虽然现在脑瘫不能完全的治疗好,但是医学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家长朋友一定不要放弃治疗,只要坚持治疗就有可能让孩子有恢复健康的希望,同时也希望大家从预防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