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征兆有什么

小儿脑瘫的早期征兆有什么

家长们应当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要格外关注孩子的体质以及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入睡困难,甚至有喂养困难的现象,都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小孩患有脑瘫疾病,则会影响到今后的生长发育,甚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必须抓住治疗时机,那么,小儿脑瘫的早期征兆有什么表现呢?

在小儿脑瘫的早期,会有些许共同的前兆,大致如下:

1、常“敏感”或激动,但如果患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仅在饥饿时有如此表现则意义不大。

2、噪音或体位改变“敏感”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常反映“孩子不喜欢洗澡”,当脚用触及浴盆边缘,背部即僵硬竖弓形。

3、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大约有30%脑性瘫痪小儿在生后前3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4、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小儿脑瘫的早期会出现什么症状表现呢

在新生儿期,患儿表现出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到了婴儿期,孩子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表现,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温馨提示,在婴幼儿出现小儿脑瘫症状的时候,通常都是由于脑损伤已经到发育异常所引起的,给予患儿的生长发育增添了困扰,在云系及吞咽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从而导致患儿频繁的吐沫,日常护理都会受到影响,但是家长们也要以良好的心态,坚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