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当前来看会有很多的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因此给孩子带来了痛苦,也会严重的伤害到患儿的健康,家长们应当警惕手足口病的出现,而且要注意进行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工作,往下看带朋友们了解一下相关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些患儿家长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没出门,也没接触过病人,怎么也会传染上手足口病呢?事实上,大家往往忽略了家长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这个问题。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比较强,或是小时候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像感冒等一些较轻的表现,不易察觉。成人虽然不发病,但却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卫生,更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孩子。
从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情况来看,目前手足口病的发病进入高峰期,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且多以散发为主;年龄也从几个月大的婴幼儿到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均有发病,尤以2岁以下儿童高发为主,占总发病的40%左右。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而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虽然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它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在我国广泛流行。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人群对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大多数儿童感染后不发病,称之为隐性感染,少数儿童发病,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通过儿童时期隐性感染后获得了抵抗力。但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手足口病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以5月~7月为高发期。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但它还是可防可治的。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家长应教育儿童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应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不要用自己嚼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同时也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要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应积极配合。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到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给别的儿童。注意做好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垃圾、粪便,加强开窗通风,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
我们认识了上面的内容后,相信各位家长特别清楚的认识了手足口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什么了,手足口病带来了痛苦,严重的伤害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家长们应当警惕手足口病的出现,而且还要重视这种疾病的相关预防才行。
-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是什么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孩子比较常见的疾病,这两种疾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很多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患上疾病的时候,有时候
-
手足口病有哪几种传染方式每到春天的时候就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导致其他的并发症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朋友除了在
-
患上手足口病后要注意哪些相关事项患上手足口病后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因为手足口病是孩子的多发疾病,为了能够帮助孩子早日摆脱疾病带
-
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后的护理办法是什么提及到手足口病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在生活中也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大家不仅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法也
-
手足口病是有哪些的传播途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幼小的孩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