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疾病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小儿麻疹疾病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对于小儿麻疹有很多的孩子在患病之后由于耽误了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了太多的危害,所以对于小儿麻疹这样的疾病,家长们应该了解相关检查方法,便于帮助孩子患病的时候及时检查确诊,及早的作出治疗,那么小儿麻疹疾病诊断检查方法有哪些?

1、一般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严重减少提示预后不好。若白细胞数增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继发细菌感染。

2、血清学检查

(1)抗体检测:

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但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有研究认为,在患者出皮疹后3天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97%,而在出皮疹后3天内取血其阳性率只有77%或更低。

(2)抗原检测: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患者血和鼻咽分泌物并本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麻疹病毒的n、h基因来检测麻疹病毒。

3、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要在感染早期进行,有报道皮疹出现后32小时就很难从血液及鼻咽洗液中分离到病毒。

4、细胞学和病毒抗原检查,取鼻咽部吸取物或鼻咽拭子或尿液沉渣的脱落细胞涂片,采用GEMSA或HE染色,在普通光镜下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形成和分布于上皮细胞核内和胞浆内的嗜酸性,包涵体。病程第1周检查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对麻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对上述涂片标本作特异性抗体标记染色,则可进一步检查麻疹病毒抗原。

5、目前普遍采用的特异性诊断方法,仅需单份血清标本,在发病后3天左右即可检出(发病后5~20天检出阳性率最高),且不受类风湿因子干扰。如果近1个月内未接种过麻苗,而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即可确诊。留取,病程急性期和恢复期(病后2~4周)双份血清,以血凝抑制(H1)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总抗体,或以,ELISA、IFA,检测麻疹IGG抗体,则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4倍增长,方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回顾性诊断依据。

关于小儿麻疹疾病的诊断检查方法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对于小儿麻疹疾病诊断检查方法的了解,可以帮助孩子在患病的时候及时诊断确诊,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争取早日摆脱小儿麻疹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