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小儿麻痹症咋办

患小儿麻痹症咋办

小儿麻痹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给一个家庭也带来无尽的灾难。麻痹症听起来不是很陌生,但是想要治愈却是非常难得,现在的家长们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往往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下面就让小编来整理一下有关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隔离,至少到起病后40天,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营养及体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发热高、中毒症状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注丙种球蛋白制剂,每日3~6ml,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

呼吸障碍的处理,重症患者常出现呼吸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因。首先要分清呼吸障碍的原因,积极抢救。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缺氧而烦躁不安者慎用镇静剂,以免加重呼吸及吞咽困难。及早采用抗菌药物,防止肺部继发感染,密切注意血气变化和电介质紊乱,随时予以纠正。延髓麻痹发生吞咽困难时应将患者头部放低,取右侧卧位,并将床脚垫高使与地面成20~30度角,以利顺位引流;加强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早作气管切开;纠正缺氧;饮食由胃管供应。单纯吞咽困难引起的呼吸障碍,忌用人工呼吸器。

脊髓麻痹影响呼吸肌功能时,应采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肌瘫痪和吞咽障碍同时存在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同时采用气管内加压人工呼吸。呼吸中枢麻痹时,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并给予呼吸兴奋剂。循环衰竭时应积极处理休克。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1~3克,每日1~2次连续数日,以减轻神经水肿。对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迅速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肌注。肌痛和四肢项背强直者局部给予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口服镇静剂,必要时服盐酸哌替啶及可待因,减轻疼痛和减少肌痉挛。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进瘫痪的恢复,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注意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外伤受压,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以防产生垂腕垂足现象。有便秘和尿潴留时,要适当给予灌肠和导尿。中药治疗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呼吸障碍及吞咽困难的处理,循环衰竭的防治。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促进神经传导机能的药物如地巴唑、如兰他敏等,效果不显,目前很少应用。在热退尽、瘫痪不再进行时。

阅读完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小儿麻痹症的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应该了解其致病机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家长要在心理上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的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