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患者要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小儿脑瘫患者要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当小儿脑瘫疾病发生的时候,就会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疾病类型,会直接威胁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不能够抓紧时间进行正确治疗,就会使孩子出现智力问题,甚至行为都会有所障碍,那么,小儿脑瘫患者要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

一:止住流涎

流涎是婴儿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是由于孩子健康出问题造成的。但是很多家长不了解,认为这是孩子的正常现象,因此不加以注意。脑瘫儿的流涎现象更加普遍,这主要是因为脑瘫儿的肌肉不够灵敏,不仅会出现流涎的症状,还会导致吞咽困难。家长首先要注重这方面的康复训练。

二:头部正中位

脑瘫儿的头部不仅转动不灵活,而且总是偏向一侧,家长应时刻注意保持患儿的头部处于正中位,如躺卧是用柔软物支撑,坐立时用手在头顶按压等,有利于健康体态的养成。

三:采用侧卧位

患儿躺卧时应认为辅助其采取侧卧位。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肢体的对称协调,同时有效缓解痉挛性肌张力。

此外,还要有必要为患儿提供一些色彩鲜艳、便于抓握的玩具,既可以刺激视力发展,又有利于上肢功能、尤其是手部更能的发展。

小儿脑瘫早期有何症状呢?

新生儿期身体过硬或过软,自发运动减少,不能吸吮或哺乳无力,痉挛发作,易惊吓,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小儿出生1—3个月期间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手握拳拇指内收,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小儿出生4—5个月期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小儿出生6个月以后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到手,送到嘴,扶站时双下肢不能支撑或尖足交叉,七个月以后还不能坐。

温馨提示,小儿脑瘫患者在接受过正常治疗之后,要定期的到医院做康复训练,能够帮助到小孩子及时恢复身体健康,在此期间,家长们要寸步不离的,照顾好小儿脑瘫患者,特别是要注意不能够出现意外情况摔倒,以免会对孩子造成头部伤害,就会容易导致颅内出血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