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奶癣 > 奶癣治疗

涂母乳治奶癣是误区

涂母乳治奶癣是误区

“奶癣”是婴儿常见病,但是有一种传统做法是把妈妈的母乳抹在宝宝的脸上,说这样有益治愈“奶癣”,殊不知,这种治疗方式是错误的。

“奶癣”其实就是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属于过敏性疾病,其病因目前认为主要与过敏有关,以 2-3个月大的婴儿最为多见。可能孩子接触了致敏物质,如奶、鱼、虾、肉、蛋等中的蛋白质,或者孩子皮肤娇嫩、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内皮含水及氯 化物较多。此外,机械性磨擦、肥皂、唾液、溢奶等刺激也是一种诱因。

湿疹大多发生在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严重时 躯干四肢也有。皮疹形态多样,初期为红斑和红色的小米粒样丘疹,再发展是小水疱,严重者小水疱会破损,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伴有奇痒。婴儿往往靠磨擦来止 痒,直到小水疱擦破,形成大片潮红湿润的糜烂。由于小水疱擦破,可能继发成化脓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

涂母乳治奶癣是误区

民间认为涂母乳能治奶癣,使孩子皮肤白嫩。这种说法是极不科学的。因为乳汁的营养很丰富,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把乳汁涂在孩子脸部和患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生长。这样不仅治不好奶癣,而且会造成继发感染。

很多家长看见孩子长奶癣就不给孩子吃牛奶或母乳。这种盲目禁食母乳或牛奶,对胃肠功能尚不健全、以奶类食品为主食的小婴儿来说,弊多利少,甚至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因为母乳除了营养丰富易消化外,母乳中含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还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孩子患病后,除了要穿宽松透气的全棉织品衣服、不刺激皮疹外,还应改变喂养方法,如减少喂乳量、规律喂乳时间等。喂母乳的母亲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 咸水鱼、虾蟹等食物。孩子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孩子体内水、钠过多,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痒、糜烂。如果孩子对牛奶过敏,延长煮奶时间,使 牛奶中的乳蛋白因加热而变性,减少致敏因素,奶内少加糖,改喝豆奶等其他代乳食品也可以。

温馨提示:一些清淡点的丝瓜汤、冬瓜汤、绿豆百合汤等对宝宝的湿疹有好处,妈妈不妨给宝宝多做点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