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小儿遗尿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孩子的遗尿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什么呢,孩子怎么样才能健康成长呢远离疾病呢,家长们的好多知识在生活中都不能得到答案,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呢,希望今天我们的文章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遗尿症的心理治疗

一、要求孩子定时睡觉(一般晚上9点)。

少喝水。孩子睡前(一般从晚饭后开始)不要喝水、喝饮料和吃水果。目的在于减少入睡以后膀胱内贮存的尿量。

别兴奋。孩子睡觉前,家长不要逗引孩子,不要让孩子看惊险的电影或电视,也不要给孩子讲会使他“激动”的故事。因为睡前过于兴奋,孩子就会睡得很深,容易尿床。

二、要求定时叫醒孩子(一般晚上11点)。

开闹钟。临睡前妈妈把闹钟开到11点,放在孩子的耳朵边上。一般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闹钟是叫不醒孩子的,仍要妈妈去叫醒孩子。大约经过三个月左右,闹钟就有可能把孩子叫醒。为什么闹钟要开到11点呢?因为绝大多数尿床的孩子首次尿床时间是在入睡后的最初3小时以内。所以家长要提前1小时(11点)唤醒孩子。

要醒透。在闹钟响了以后,家长不仅要叫醒孩子,而且一定要使孩子醒透,因为孩子晚上醒得不“透”,往往小便就会尿不干净,后半夜就容易尿床。

三、让孩子上厕所小便。

在孩子入睡前,一定要求孩子上厕所小便。家长不要在床边放痰盂,让孩子把小便尿在痰盂里。因为上厕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厕所去小便”的条件反射。小便完以后,要求孩子用力屏一下,目的在于比较彻底地排空小便。

不管天气有多冷,都要要求孩子去厕所小便。因为上厕所去,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从床边走到厕所,有助于他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有助于使孩子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

父母陪伴。一定要求母亲或父亲陪伴孩子一起去厕所,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小便的情况:是否尿了?尿得是否干净?还能督促孩子把小便排干净。

父母先尿,孩子后尿。到了厕所以后,要求母亲或父亲先小便。目的在于让孩子听到父母的小便声音后,诱导孩子小便,有利于孩子尿得干净些。

一般来说,经过上述“家庭心理治疗”,大约3-6个月以后,大多数遗尿儿童不会再尿床了。

儿童患有遗尿症的食疗方法

黑豆糯米饭:黑豆30克,糯米100克,红糖20克。将黑豆洗净浸透备用,糯米洗净滤干水,以花生油10克,炒糯米至有粘性则下黑豆,加水适量,小火焖熟,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食用。每日晚餐后进食一次,连服十天。

猪小肚焖糯米饭:猪小肚1个,糯米100克,莲子30克。取猪小肚洗净备用,莲子去心,糯米浸透滤干,用少量食盐拌匀,装入猪小肚中,隔水蒸熟,于晚饭后进食,每日1剂,十天为一疗程。

肉桂炖鸡肝: 雄鸡肝1个,肉桂5g,葱、姜、盐、料酒适量。将鸡肝洗净,分切4块,与肉桂一起放入沙锅内,加入葱、姜、盐、料酒及清水适量,隔水炖至鸡肝熟即成,每日1次,空腹食用。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小儿遗尿的食疗方法以及小儿遗尿的心理治疗方法,家长们要好好的学习这些,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到大家在生活中照顾孩子的健康,只有家长们细心呵护孩子的健康,那么孩子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了希望家长们重视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