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较多见,致病的微生物与宫内吸入污染羊水所致肺炎相仿,此外有B组链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CMV(巨细胞病毒)等病毒。脐炎、皮肤感染和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行传播至肺而致肺炎;医用暖箱、吸引器、雾化吸入器、气管插管等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不勤,输入含有CMV、HIV等病毒的血制品等,均可致病。医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

  ①出生体重<1500g;

  ②长期住院;

  ③病房过于拥挤、消毒制度不严;

  ④护士过少;

  ⑤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差;

  ⑥滥用抗生素;

  ⑦使用呼吸机交叉感染;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产后感染会直接接触新生婴儿者患呼吸道感染时定会传给新生儿;多种侵入性操作,另外,厌氧菌、沙眼衣原体、深部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亦应引起重视。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多见,见于晚期新生儿。易发生流行,同时继发细菌感染。出生后亦可发生CMV感染,病情比宫内感染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