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川崎病引发的并发症有哪些
川崎病是一种常见于幼儿的全身血管炎变疾病,这种疾病通常会有发烧等常见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将会引发并发症,后果不堪想象。为了让大家对川崎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由川崎病引发的并发症。
1、冠状动脉病变:根据日本1009例川崎病观察结果,提示一过性冠状动脉扩张占46%,冠状动脉瘤占21%。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在发病第3天即可出现,多数于3~6月内消退。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第4周之后很少出现新的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15~30%,临床心肌炎的存在并不预示冠状动脉受累。与冠状动脉瘤有明确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男孩、持续发热超过14天、贫血、白细胞总数在30×109/L以上、血沉超过100mm/h、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减低和发生体动脉瘤者。大多数冠状动脉瘤呈自限性经过,多数于1~2年内自行消退。
本病的冠状动脉病变以累及其主干近端,左前降支最多见,其次为左回旋支少见。罕见孤立的远端动脉瘤。一般将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程度分为四度:①正常(0度):冠状动脉无扩张。②轻度(Ⅰ度):瘤样扩张明显而局限,内径<4mm。③中度(Ⅱ度):可为单发、多发或广泛性,内径为4~7mm。④重度(Ⅲ度):巨瘤内径≥8mm,多为广泛性,累及1支以上。发生率约为5%,预后不良。故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通常在发病4周内每周检查1次,以后2月、半年复查,然后根据病变程度至少每年复查一次。对有症状的病人及冠状动脉严重受累者应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检查可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及远端病变。因导致端堵塞血管腔可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为:①有心肌缺血症状。②持续心脏瓣膜病变。③X-线平片示冠状动脉钙化。④超声心动图显示持久的冠状动脉瘤。
2、胆囊积液:出现于亚急性期,可发生严重腹痛,腹胀及黄疸。在右上腹可摸到肿块,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多自然痊愈,偶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或肠道出血。
3、关节炎或关节痛:发生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大小关节均可受累,约见于20%病例,随病情好转而痊愈。
4、神经系统改变:急性期包括无菌性脑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听力丧失、急性脑病和高热惊厥等,是由于血管炎引起,临床多见,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其中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最常见,发生率约25%。多发生于病初2周内。部分患儿颅压增高,表现前囱隆起。少数患儿颈项强直,可有嗜睡、双眼凝视、昏迷等意识障碍。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多,糖、氯化物正常,蛋白会计师绝大多数正常。临床症状多在数日内消失,面神经麻痹多见于严重患者,常为外周性麻痹,可能是由于血管炎性反应波及面神经,或邻近部位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形成、动脉扩张等,一过性压迫面神经所致。恢复期由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肢体瘫痪,则容易遗留后遗症,较为少见。
5、其他并发症:肺血管炎在X线胸片显示肺纹一增多或有片状阴影,偶有发生肺梗塞。急性期可有尿道炎,尿沉渣可见白细胞增多及轻度蛋白尿。虹膜睫状体炎较少见。约2%患者发生体动脉瘤,以腋、髂动脉多见。偶见指趾坏疽。
以上就是由川崎病引发的并发症,由此可知,川崎病除了会引发心脏病变外,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关节等部位发生病变,这将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希望大家一旦发现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
如何来诊断川崎病呢大家对发烧的症状很熟悉,知道有可能是小儿感冒,小儿麻疹等疾病,还有一种是大家所不清楚的川崎病,也伴有发烧症状,因此家长朋
-
川崎病都需要做好哪些辅助检查川崎病因为可以导致孩子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川崎病的症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检查,同时还需要做好辅助的
-
川崎病都需要做好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川崎病现在虽然发病率已经降低很多,但是这种疾病出现的后遗症对孩子的心血管伤害是巨大的,所以作为家长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尤其
-
川崎病的辅助检查是什么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越来越多的疾病也会出现,川崎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川崎病的发生让很多的患者都是比较痛苦的,
-
何及早识破小儿川崎病川崎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是比较多的,孩子出现了川崎病给还自带来的身体伤害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