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饮食预防措施

小儿肺炎的饮食预防措施

小儿肺炎疾病在生活中就要进行预防,可以对孩子接种小孩肺炎疫苗,在孩子的饮食上补充充足的营养,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锌,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小儿肺炎的发生,对于孩子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小儿肺炎的饮食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第一:莲子百合羹。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心,与百合同放在沙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适合于小儿日常食用。

第二:雪梨银耳汤。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去根、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皿内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食。此汤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第三:芝麻木耳汤。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用温水发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点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的宝宝。

治疗小儿肺炎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误区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温馨提示,小儿肺炎在治疗的时候,也经常会有一些治疗误区,许多家长经常会陷入这些治疗误区,孩子在出现小儿肺炎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也希望家长能够正确地认识小儿肺炎,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护理,才能让孩子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