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有哪些护理方法呢

小儿肺炎有哪些护理方法呢

小儿肺炎发作一般多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继而患病后会相继的出现咳嗽、发热等现象,此时如不加以重视维持一到两周后,就会给身体造成不良的并发症,造成呼吸气促、困难非常严重,所以及早的发现治疗和做好日常护理非常关键。那么,小儿肺炎有哪些护理方法呢?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三、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五、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家长怎样才能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早治疗呢?

1.发热 大多数较高,在39-40℃左右,不规则,热型不定,多呈弛张热型,婴幼儿患佝偻病、营养不良者体温可不高;新生儿患肺炎时,可出现体温不升。

2.咳嗽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4.肺部体征 早期不明显,仅有呼吸音粗糙或呼吸音稍减低,数日后可闻及中、细湿罗音尤以细湿罗音为著,背部两肺底及脊柱旁较密集、深吸气末更为清楚,当肺部病变大片融合时,可出现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有管型呼吸音等肺实变体征。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如治疗及时得当多在两周内恢复。

小儿肺炎的发作之前,通常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不及时的治疗很可能转化为此病。所以一旦孩子出现身体的不适,家长要及时的进行积极医治,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治疗,避免遭受更多身体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