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在治疗前注意什么呢?

小儿遗尿在治疗前注意什么呢?

小儿遗尿患者在治疗以前要注意什么呢,其实这些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注意了这些,孩子才可能会得到正确的治疗。这样孩子才会有可能尽快的恢复健康,好吧,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些知识,家长们要好好的学习这些知识。

(一)治疗

遗尿症应强调综合性的治疗,其内容包括:

1.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寻找家庭环境中的紧张因素,询问患儿对遗尿的想法,向家庭和患儿解释遗尿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并 掌握患儿遗尿的规律,设法使患儿在觉醒状态下排尿。对夜间遗尿的患儿,晚餐后应限制液体摄入量,并在睡前将膀胱排空。遗尿患儿白天应避免过分紧张和疲劳。

2.排尿功能训练

白天做膀胱扩张训练,具体方法是:让患儿尽量多饮水,白天当患儿欲排尿时,嘱其延缓排尿,直至不能耐受为止。在排尿时让患儿突然停止一会儿,然后再继续排 尿。这样的训练方法使那些膀胱容量小,二次排尿间隔时间短的遗尿症患儿体会到膀胱胀满的感觉,并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对于年长的遗尿儿童,还可作括约肌的 训练,以帮助患儿控制排尿。对小儿来说,难以作直接的括约肌训练,故训练中采用的是间接的方法。括约肌训练可分作两个步骤,先是让患儿交替紧闭双眼,然后 睁大眼睛,每天做3~5min,持续1周。接着教患儿在仰卧位时,双足交替背屈和跖屈。

3.行为疗法

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比较确切的疗效,包括下述一系列措施。

(1)置日程表:记录影响遗尿的可能因素,如睡眠时间、傍晚液体摄入量、白天活动情况、情绪等。

(2)强化:当患儿未出现尿床时,在日程表上贴红星以表示表扬,增强患儿控制遗尿的信心和能力;当患儿出现尿床时,则在次日要求其与家长一起清洁床铺和衣物。

(3)逐步延迟夜间唤醒时间:当患儿能在闹钟唤醒后排尿时,采用逐渐延迟闹钟唤醒的时间,使患儿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的同时,增加膀胱的容量,一般需6~8周。

4.药物治疗

(1)丙米嗪:此药能减少夜间遗尿,主要作用机制为减轻睡眠深度,使遗尿儿童能觉察到膀胱的涨满。丙米嗪6岁以下儿童不宜应用,6岁以上儿童一般在晚上睡前1h 口服,剂量范围为每次1.0~1.5mg/kg。丙米嗪不良反应为头昏、便秘、心悸、口干和眼花。如药物过量,可引起不良反应,症状为抽搐、室性心动过速 和意识丧失。此药不宜在那些家庭环境不稳定的遗尿儿童中应用。用药过程中,当遗尿纠正后,药物应维持6个月,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2)醋 酸去胺加压素:这是一种合成的神经垂体激素,主要用于因血管加压素缺乏的遗尿儿童,这些患儿的膀胱容量正常,常有夜间和(或)白天遗尿,夜间尿量增多,晨 尿比重低,首量为睡前口服0.2mg,如疗效不显著可增至0.4mg,连续使用3个月后停用至少1周,以便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治疗期间需限水,一般在 服药前1h到服药后8h内限制饮水量。此药对少数儿童可引起头痛、恶心、胃痛或鼻出血。

5.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遗尿系肾气不足,膀胱不能制约小便之故。常用各种方剂作补肾治疗如六味地黄丸、桑螵蛸散方加减治之。亦可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膀胱俞、肾俞等穴,每天针1次,对遗尿有一定的帮助。

(二)预后

经过训练、心理、行为等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应注意避免过劳、精神刺激、疾病及天气寒冷时的再发。

以上介绍的是小儿遗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这些知识对小儿遗尿患者的治疗很有帮助,家长们要认真的学习和掌握只有家长们掌握了这些,家长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的健康才会有保障,希望家长们好好的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