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遗尿是怎么形成的

孩子到了一岁半开始控制排尿的功能逐渐成熟,能在睡眠中感受到尿意而醒来排尿。但是有部分的孩子仍然会在睡眠中尿床而自己不知道,对于这种问题很多家长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小儿遗尿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是遗传因素,若父母一方患此症,出生的婴儿有50%的机会患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患过此症,孩子的患病机率可增加到75%。

其次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婴幼儿身体生长迅速,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方面孩子睡眠深沉,当膀胱中有尿时,尿意在睡眠中不能及时传达给大脑;另一方面大脑也不能及时发出“醒来”的命令,这些孩子夜间遗尿前常常做梦找厕所,最终就“床”解决。

第三,人脑中分泌一种能使尿变浓的激素,叫利尿激素,一部分孩子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尿浓缩功能受影响,儿童夜间尿多,再加上不能及时醒来去厕所而尿床。

面对夜遗尿这一顽疾,目前还没有立竿见影的药物可以做到药到病除,夜遗尿症是一个相当系统的工程,要求医生、患者与亲属全面配合,结合药物治疗、生活管理、心理治疗及功能训练等多种方法,才能真正起到效果。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的对症药物是醋酸去氨加压素类药物,同时还要配合夜间叫醒、控制睡前饮水等行为矫治和诱导、沟通等心理治疗,家长特别注意的是避免说教、训斥以及在人前提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

儿童夜遗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以来多数家长和一些医生并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疾病,也无需特殊治疗。儿童尿床不应忽视。

随着神经系统发育的不断完善,正常婴儿及幼童的膀胱对排尿的控制会自然形成,不需要特别的指导和训练。但如果5岁或5岁以上的儿童多次发生入睡后无意识排尿,每周达2次以上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而清醒状态下则无此现象,则应被视为异常,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夜遗尿症。

综上所述,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清楚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遗尿的问题,同时在孩子出现遗尿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找到原因是什么,不要在发现的时候去指责孩子,让孩子出现过重的压力,这样反而导致更严重的遗尿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