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

能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

目前手足口病会带来较多的困扰,有很多的宝宝会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危害到了患儿的健康,妈妈们要深入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而且要注意及早的进行此病的预防工作才可以,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会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些患儿家长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没出门,也没接触过病人,怎么也会传染上手足口病呢?事实上,大家往往忽略了家长有可能是病毒携带者这个问题。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自身抵抗力比较强,或是小时候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或者只出现像感冒等一些较轻的表现,不易察觉。成人虽然不发病,但却可能成为隐性感染者,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

尤其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卫生,更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孩子。从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情况来看,目前手足口病的发病进入高峰期,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且多以散发为主;年龄也从几个月大的婴幼儿到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均有发病,尤以2岁以下儿童高发为主,占总发病的40%左右。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而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虽然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它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在我国广泛流行。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人群对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大多数儿童感染后不发病,称之为隐性感染,少数儿童发病,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通过儿童时期隐性感染后获得了抵抗力。但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手足口病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以5月~7月为高发期。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但它还是可防可治的。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专家建议,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去人群集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同时,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居室要通风,勤晒衣服、被褥。特别是不要让患儿随地大小便。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用住院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注意不要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以减少交叉感染。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患病,应及早告诉老师,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在全部康复后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综合上述的这些内容,相信宝妈们了解到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有哪些了,目前会有很多的因素引起手足口病的出现,影响到了小宝宝的健康,大家需要正确的认识手足口病的知识,自己的宝宝在发病后必须要尽快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