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症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小儿惊厥症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小儿惊厥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强的伤害,会让他们的发育受到波及,很多的宝妈特别关注起来,害怕自己的宝宝会出现小儿惊厥的症状,该病在出现之后是应当积极治疗,而且要加强护理的,认识一下相关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发作时,孩子会失去知觉,全身抽动发挺、两眼上翻、牙关紧咬、头向后抑,甚至大小便失禁。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以上的高热最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家长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可使你摆脱困境。先把发生惊厥的孩子放到平坦、较宽敞的地方,如大床上或地板上,使其头偏向一侧,同时解开衣领,以使其呼吸道通畅。用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穴,同时取一筷子,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但如果患儿已咬紧牙关,则不宜强行撬开。

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如有冰敷带或酒精则更好。冰带敷额,酒精擦额部、腋下、大腿内侧等大血管处,以利迅速散热降温。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经经上降温上痉处理后,惊厥多会很快停止。当然上述这些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经过紧急处理之后,家长应立即把患儿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协助医师明确惊厥病因,如有双眼凝视、上翻斜视、头后仰等,多提示为非感染性惊厥;如体温不升或过高、口吐泡沫、面色发灰、呼吸频率改变等,多为感染性惊厥;颅内出血多伴有脑性尖叫,低血钙引起的惊厥则常有面肌痉挛、手足搐搦等。观察意识水平、肌张力、反射、自主功能的变化。患儿意识可以表现为过度激惹、嗜睡及迟钝、昏迷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则常有前囟门张力增高、饱满及骨缝裂开、肌张力变化、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观察惊厥发作类型,由于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局限性异常电活动不易向邻近部位传导,而皮层下结构发育相对较成熟,能兴奋邻近组织,故新生儿易呈皮层下动作,如口颊部抽动、眼球转动、反复吸吮、眨眼、咀嚼、四肢呈游泳式踏车样运动等,如果发现某一动作反复出现,应考虑微小发作型惊厥,立即报告医师,争取早期发现,尽早诊断及治疗。 观察并详细记录惊厥首次发作的日龄,对鉴别诊断严重的颅内出血、低血糖、维生素B6依赖等,明确病因有一定意义。

上述中的知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小儿惊厥疾病的护理方法了,惊厥的出现影响到了较多宝宝的健康,带来了较多的痛苦给他们,我们需要正确的去了解小儿惊厥疾病的知识才行,应当积极的做好小儿惊厥的预防工作,从而让此病远离宝宝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