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我有一个侄子他有一岁大,前天他的手和脚出现了红点就带他去医院里检查,检查报告出来后就说他是手足口病,应该怎样帮他治疗呢?
你好,手足口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及清热解毒中草药抗病毒颗粒及维生素B、C等。
回复一
最近是幼儿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请各位家长留意、注意预防,以下是有关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面得此病名。它也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儿幼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浒。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站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时工作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治疗方法急性发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恢复期 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米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回复二
说明小孩母奶吃得少或者根本没吃 小孩吃母奶就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方法 要是小孩能吃到5-7岁 长大后基本没什么感冒 因为我就是个例子
回复三
是因为气候原因,冷暖温度差的多,孩子就容易生病。都这样,正常,大了就好了。
回复四
对啊,不能随便给宝宝吃药的,赶快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宝宝发烧久了,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留下后遗症,对宝宝智力有很大影响
-
婴儿腹泻的原因以及护理婴儿腹泻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宝宝,夏秋季节尤其多见。现在当前正值盛夏,是该病的多发季节,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婴儿腹泻是怎么得
-
婴儿湿疹是有哪些方面引起的生活中很多原因会引起小儿湿疹疾病,宝宝得了湿疹,身上长了很多红色的小斑点,宝宝痒得不断的抓,导致皮肤破溃,让爸爸妈妈担心
-
小儿湿疹的症状及护理的方法小儿湿疹又称“奶癣”,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出生后2-3个月的胖婴儿。常因吃入或吸入某种蛋白质
-
婴儿湿疹症状的详细介绍生活中很多原因会引起婴儿湿疹,由于引起湿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所以孩子的年龄不同、皮损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环境季节不同,湿
-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的介绍婴儿湿疹怎么治疗呢?是很多家有湿疹的患儿的家长们想要了解的常识,宝宝皮肤娇嫩,得了湿疹后,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