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应该如何去预防手足口病
如果家中有5岁以下的婴幼儿,作为家长要有所警惕了,近年来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越来越多,它是一种急性的靠呼吸传播的疾病,患儿主要有发热、口腔黏膜等部位有红色小丘疹等症状,严重的会伴发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那么,患儿应该如何去预防呢?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多发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和皮疹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由于手足口病尚无疫苗,提前预防非常关键。看护人员应勤洗手,用肥皂给儿童洗手;尿布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常通风,勤晒衣被;充分清洗、消毒儿童使用餐具;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健康生活方式。
那么当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都会有哪些症状呢?
多数患儿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发病突然。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高热持续不退,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发热1-2天后,口腔粘膜、手足皮肤出现散在点状玫瑰色斑、丘疹,直径约2-10毫米,逐渐成为水泡,周围充血,皮肤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溃,数天后干燥结痂。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溃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黄白或灰黄色伪膜,灼痛明显。患儿常有拒食、哭闹、流涎等现象。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可消退,一般不结痂,不留瘢痕。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痊愈后无后遗症,但也不能轻视,有个别人可发生心肌炎等并发症,尤其在发热不退时,应到医院诊治为好。
以上就是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的介绍,希望能给在生活中患有这类疾病的患儿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告诉家长的就是由于手足口病尚无疫苗,所以在平时积极得做好预防是最关键的,儿童要做到勤洗手、勤晾晒衣被等,继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此病的发生。
-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是哪些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大多数都是由于肠道病毒而引起的,而且这种疾病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家长朋
-
如何的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这种疾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为这种疾病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高发于身体素质差的孩子,这种疾病传染性也
-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是什么说到手足口病这种疾病,大家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这种疾病也是有很常见的儿童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大家在平时一定要
-
手足口病是应该怎么进行预防手足口病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在生活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借这个机会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还
-
手足口病是应该怎么预防虽然人们都比较注意一些疾病的预防,但是还有一些疾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手足口病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