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儿多动症该怎样去鉴别

对于小儿多动症该怎样去鉴别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长,然而在生活中总有些孩子由于过于的顽皮总是让大人不能省心,孩子时常会表现的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等症状,可是在临床上有很多类似疾病的症状,这让做家长的总是容易混淆。那么,对于小儿多动症该怎样去鉴别呢?

在诊断多动症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精神发育迟滞:该障碍患儿可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如能上学,学习困难也相当突出,因此易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相混淆。但追溯病史,可发现该障碍患儿自幼生长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学业水平与智力水平多相当,智测智商低于70。以上有助于鉴别。

2、儿童孤独症:虽然该症患儿常存在多动、注意障碍,但患儿还存在儿童孤独症的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因此,不难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进行鉴别。

3、品行障碍:品行障碍和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同病率较高。如患儿不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只诊断品行障碍。如患儿同时伴有多动、注意障碍,并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则两个诊断均需作出。

4、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儿童在焦虑、抑郁或躁狂状态下可能出现活动过多、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症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因为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等也可出现焦虑和抑郁,因此两者需要鉴别。两者的鉴别要点如下:①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起病于7岁之前,而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起病时间则可早可晚;②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为慢性持续性病程,而情绪障碍的病程则长短不一,心境障碍则为发作性病程;③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首发和主要症状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冲动,而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④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儿童通过治疗改善情绪后,多动和注意障碍将消失。而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服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改善情绪后,过度活动、注意障碍和冲动可能有所改善,但仍持续存在。

5、儿童精神分裂症:该症起病时间较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晚,发病高峰时间为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在早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同时,常伴有其他情绪、行为或个性方面的改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和不协调、行为怪异、意向缺乏等精神分裂症症状,据此可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相鉴别。

小儿多动症有哪些危害

学习问题

注意不集中会影响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随着学年的推进许多ADHD儿童“触礁”,他们每周都在落后,而且越落越远,直到差距太大再也赶不上了。注意不集中常常在儿童三年级时引起重视,并到医院求治。因为三年级是ADHD儿童最常“触礁”的时候,普遍认为三年级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越来越多的任务,因此他们的作业量有所增加。也有很多孩子在小学毕业升中学以后来求治,因为这时候课程量和授课教师都增加了,很多在小学时还能跟上的ADHD儿童上中学后完全不适应了。

对抗和品行问题

多动冲动症状可能导致ADHD儿童常常破坏学校纪律、家规或人际交往的规则,比仅有注意不集中的儿童更容易惹麻烦,他们中间明显有更多的人合并对抗和品行问题。包括拒绝服从或主动违抗大人的要求、易激怒、发脾气、怀恨或报复、敌对、不满,甚至偷窃、逃学、离家出走、说谎、放火、虐待动物、欺负别人等攻击、破坏行为。

情感不稳定

约20%的ADHD儿童可能出现严重激烈的情感发作,冲动不顾后果,爆发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ADHD与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共患率为15%~75%。部分ADHD共患心境障碍的患儿每天有几个小时出现抑郁心境,时间可持续2周或以上,在这段时间有反应迟钝、嗜睡、注意力难集中,导致放弃学习。ADHD也常常共患情绪障碍,患儿表现为自卑感、害羞、社会退缩、焦虑、哭泣、过敏、忧郁等。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生活中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这个疾病,及时的发现孩子的病情,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正常的怪异动作,就要及时的进行就医,避免疾病的延误而给身体带来更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