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 > 风湿热 > 风湿热常识

风湿热相关常识是什么呢

风湿热相关常识是什么呢

风湿热是一种极其容易出现的疾病了,很多的孩子会受到风湿热的危害,在患上风湿热之后会让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波及,带给患儿很多的危害,我们需要熟知这种疾病,把该病了解透彻,往下看了解一下相关的常识有哪些。

风湿热(rf)主要发生在学龄期,首次发作发生在4岁以前很少见,而18岁以后也不常见。急性rf的确切发病率难以确定,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患者不就诊,尤其是那些只有轻度的无症状的心脏炎患者。在美国,发病率约为1/100000。然而,那些受链球菌感染而未经治疗的患者中rf的发病率为0。1%~3%。链球菌咽炎未经治疗的患者有50%发展成rf史。由于临床诊断未标准化,以及尸体解剖还没有常规进行,风湿热心脏病的流行率也难以确定。

a组链球菌是前驱病原体,但发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还不明确。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营养不良,过分拥挤,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似乎更易受链球菌感染,并且随之受到风湿热的侵袭。

虽然风湿热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但是近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已下降。然而,发病率的下降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而真正的下降,还是由于使用更严格的诊断标准而使发病率表面的下降还难以区分。

在美国,不知何种原因,rf相对少见,即使是链球菌咽炎不治疗也少有风湿热。然而据报道发病率有所回升。1980年代在犹他州和俄亥俄州暴发,1990年代在宾夕法尼亚州暴发。令人惊奇的是,疾病倾向于发生在那些居住在周边或郊区的白人中产阶级的儿童中。这些病例都受到粘液m18型a组链球菌的感染,这一型与早先的rf有关,但最近几十年已不常见到。1989年还报道了军营中的暴发,3~10名成年男性发展成心脏炎。更多的毒性更强的链球菌株似乎又回到了美国,在今后几年中发病率可能增加。

由于很少有患者死于急性期,因此急性rf的组织病理学难以评定。关节受累,红肿的滑膜活检显示有非特异性的水肿和充血。脑部受累,死于舞蹈病急性发作或几年后死亡者,脑部仅发现有充血。心脏受累,瓣膜受累是最具特征的,也是潜在的危险的病理因素。一种急性间质性瓣膜炎可引起瓣膜水肿。不治疗会遗留瓣尖和瓣叶的瓣膜增厚,融合,回缩或其他的结构破坏,导致狭窄或回流功能受损。类似的影响可以使腱索缩短,增厚或融合,增加受损瓣膜的回流或使未受影响的瓣膜产生回流。瓣环扩张可能是引起回流的第三种机制。二尖瓣和三尖瓣瓣叶受累常常是回流和狭窄;主动脉瓣常是先有回流然后才有狭窄。最常受侵犯的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三尖瓣少见,肺动脉瓣更少见。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了解,朋友们对于风湿热的相关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了,风湿热是非常多见的,所以大家要把风湿热重视起来,而且还要注意身边孩子的身体状况,要针对性的来进行一些风湿热的预防工作,降低该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