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不像其他疾病似的有很明显的反应。这种疾病有时候因为我们对它的不够了解,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已经在我们身上了,我们还没有发现。所以文章给大家列出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的症状。让大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进一步的理解,并及早的预防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目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理有三种学说:
1、造血干细胞减低或异常: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造血干细胞缺乏或有缺陷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理。至少有50%以上的再障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缺乏引起的。通常将骨髓血干细胞比做“种子”,它可以增殖、分化、发育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若造血干细胞缺乏,可使全血细胞减少。
2、造血微环境异常:骨髓中造血组织减少,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以脂肪组织代替,使全血细胞减少。另外,若造血微环境发生改变,也不利于血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
3、免疫功能异常:临床上为再障病人作骨髓移植时,多数病人可因输同基因骨髓才能恢复造血功能。这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免疫功能异常。
[症状体症]
1.疲乏无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等。一般无感染和出血现象。 2.面色苍白,肝脾淋巴结不大。
[治疗原则]
1.防止病人与任何对骨髓造血可能有毒性物质接触,继发性患者要治疗原发病。
2.促进骨髓功能造血功能。 3.支援疗法如输血。 4.必要时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1.基本治愈:贫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上升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停药随访1年以上没复发。
2.缓解:贫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骨髓象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
3.明显进步:贫血症状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增加30g/L以上,并能维持三个月不下降。
4.无效:经治疗后血红蛋白不增加,或增加不到30g/L。
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会因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而降临在我们身上。通过文章,我们才知道,疲乏无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等都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症状。另外上文也给大家介绍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的方式。另外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注意均衡营养和充足的休息。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把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拒之门外。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自我护理妙招在任何一种疾病发生之后,我们都不能仅仅是依靠医学的方法来对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也应该要注意在生活中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这
-
谈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准备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所困扰,尤其是最近几年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在逐年的增加,这也让人们对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饮食和生活护理相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亚洲国家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的人群还是比较多的,大家也都知道这种疾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常见发病原因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听说过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危害非常的巨大,对于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不是特别
-
总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导致人们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大家并不能将这些患病原因进行明确的表述,这也就大大的妨碍了人们对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