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的不同

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的不同

儿童抽动症患者多表现为不自主的眨眼,摇头,挤眉,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这种病通常和儿童多动症相识。那么,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都有那些区别呢?

一: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患儿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即快速、反复、单一、复合的肌群收缩。这种表现通常先从眼肌、面肌部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喊叫声等,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或有行凶、自杀行为。

二: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儿童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比儿童抽动症发病率要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仅在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

随着患儿年龄逐渐增长,症状会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行为。其自愈率极低,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只是多动症状好转,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犯罪率较高。一般不能自愈,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

儿童抽动症和儿童多动症的区别是什么?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的阅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区别这两种疾病的关键在于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动作。很多年轻的妈妈,对于带孩子没有足够的经验,当自己的孩子患了儿童抽动症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的家属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治疗,整天在那里以泪洗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让大家不再害怕这个疾病。

儿童抽动症大多都只是暂时性的,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年。对于这样的孩子并不需要服药,仅需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即可帮助孩子纠正症状,而心理治疗主要从家长开始。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家长不要对患儿过多的批评指责,也不要时时刻刻提醒或制止他,而是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活动,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他的症状。许多孩子因为抽动症,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往往会出现退步,家长可以请求老师配合,允许他慢慢进步,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家长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对疾病放任自流,甚至让孩子退学,这样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其他问题:成年后抽动症缓解了,却可能出现行为幼稚,社会交往障碍等倒退现象。

抽动症如果没有恰当处理,有时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强迫症,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等。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思想动态,如果孩子出现异常行为,可求助心理咨询师辅助纠正,如果出现慢性运动或发声障碍,则应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以药物治疗为主。

通过以上对儿童抽动症与儿童多动症状的介绍,大家对两者的区别应该有所了解,作为家长,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有以上症状时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