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小儿肥胖症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随着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做父母的都比较宠爱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长胖一点,身体会更健康。但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发育,给他们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小儿肥胖症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限制食量时必须照顾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仅使体重逐步降低。最初,只要求制止体重速增。以后,可使体重渐降,至超过正常体重范围10%左右时,即不需要再限制饮食。

2、设法满足小儿食欲,避免饥饿感。故应选热能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笋、萝卜等。必要时可在两餐之间供给热能少的点心如不加糖的果冻、鱼干、话梅等。

3、蛋白质食物能满足食欲,又其特殊动力作用较高,且为生长发育所必需,故供应量不宜少于2g/kg/d。

4、碳水化合物体积较大,对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皆有帮助,可作为主要食品。但应减少糖量。

5、脂肪供给热能特别多,应予限制。如油煎食物、厚味油汁及各种甜食脂肪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6、总热能必须减少。对10~14岁肥胖儿一般可供热量5020焦耳(1,200卡)左右,具体供应可依个别小儿实际情况而决定办法。

小儿肥胖症的症状表现:

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l岁以内,5~6岁或青少年为发病高峰,患儿食欲极好,喜食油腻、甜食,懒于活动,体态肥胖,皮下脂肪丰厚、分布均匀是与病理性肥胖的不同点,面颊、肩部、乳房、腹壁脂肪积聚明显。

腹部偶可见白色或紫色纹。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掩盖,而被误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

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

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可作为肥胖的起因或维持肥胖的因素之一。

单纯性肥胖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均增高。超声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脂肪肝。

严重肥胖者可因胸壁肥厚、横膈抬高、换气困难,造成CO2潴留、缺氧,以致气促、发绀、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肥胖性肺心综合征。

关于小儿肥胖症的食疗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带来更多的收获。家长们对于肥胖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肥胖只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更大的负担和伤害。一定要合理膳食,营养搭配要均匀,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