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泪囊炎是十分多见的一种疾病了,对于新生儿眼部的健康来说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这种疾病出现之后,患儿的眼睛里面就会出现流泪的情况,因此该病的治疗是不可以拖延的,那么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呢。

1.泪道冲洗:泪道冲洗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加强药物疗效。冲洗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泪囊,脓液冲洗干净后,再注入0.3~0.5ml 抗生素。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溶纤维素混合液冲洗,其作用可以抗感染、抗炎、软化粘连,对于早期尚无固定形瘢痕的阻塞可以有较好的疗效。

2.泪道扩探术: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冲洗无脓性分泌物后,可试行扩探术。同时鼻内滴用抗生素和麻黄碱液,对于膜性阻塞或纤维蛋白性阻塞,可望获效。探通2~3 次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局部可滴用各种抗生素眼液,3~4 次/d,滴药前挤压排空泪囊内分泌物,药液才能被吸入泪囊;全身用磺胺或抗生素,经一段时间的治疗,脓性分泌物可以消失,但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这只能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4.泪囊摘除术: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脓性泪囊病灶。很早就有人施行过泪囊切除术,以后极为普遍。直至20 世纪初,泪囊鼻腔吻合术逐步发展完善,慢性泪囊炎一般都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但在泪囊结核、泪囊肿瘤疑为恶性者或严重角膜溃疡、急性青光眼、眼球外伤等继续进行内眼手术时,仍有做泪囊摘除术的必要。手术时应将泪囊完整分离,特别注意将泪囊底部、泪囊与泪总(小)管连接部和泪囊下端切除干净。

鼻泪管全长直至鼻腔要刮除黏膜。一旦有病变的黏膜遗留,还会复发、化脓或形成瘘管。泪囊摘除后,不再有脓液排入结膜囊,刺激减少,流泪症状大为减轻,病人经过数周即可习惯,故仍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手术。有学者为了在皮肤不留瘢痕,把切口作在内眦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从上泪点到下泪点切开,但暴露手术野稍窄,操作比较困难。

平时应多注意眼部卫生,以防毒邪深入或病变反复,定期检查眼睛一般首先保守治疗,局部热敷,平时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口服罗红霉素和甲硝唑治疗,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疾病恢复的关键。对患病不久,鼻泪管未完全堵塞的病例,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点药之前挤净分泌物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配合治疗鼻腔疾病。建议首先滴眼药水和冲洗泪道。建议你滴无环鸟苷眼药水和氟哌酸眼药水交替使用,2小时一次,洗脸帕必须每天煮沸消毒2-3次,而且应该单独使用,防止反复感染。

如上面的内容所述,我们知道了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办法是什么了,孩子患上泪囊炎以后,就会饱受着折磨,他们的眼睛就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带给他们很多的伤害,会影响到眼部的健康,所以治疗该病是刻不容缓的,要抓紧时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