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措施预防手足口病

哪些措施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较多的宝宝会出现这种疾病的症状,遭受到了手足口病的侵害,妈妈们要小心宝宝的健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才可以,那么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主要会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一般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在手、足、口、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家庭或托幼机构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及时使用肥皂、施康消毒液对日常用品如玩具、尿布、桌椅等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

手足口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在患病期间,家长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崔文成提醒市民,手足口病预防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尤其多发于4岁以下儿童。感染后只能获得该类型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类型的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类型的病毒而再次患上手足口病。所以即使你的孩子去年已经患过手足口病,你也不要掉以轻心,做好预防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专家介绍,尽管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但是通过15字防控口诀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可能,即“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专家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孩子未彻底治愈前,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防止传染给其他儿童。

专家指出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是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是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是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需要提醒的是,手足口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所以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

以上的这些知识带大家了解到了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是什么了,手足口病的危害是不可以轻视的,我们应当在生活中多多关注宝宝的健康情况,而且要进行一些手足口病的预防,因此家长们要多了解一些关于此病的预防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