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最新推荐

中医辨证治疗肾虚 主要有五证

中医辨证治疗肾虚是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中医认为肾虚的概念宽泛,主要细分为五证,五证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明白肾虚的具体表现,对治疗肾虚有很大的好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辨证治疗肾虚的方法,赶紧来看看吧!

中医辩证治疗肾虚

1、肾阳虚证

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寒”象,如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性欲减退,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等。治疗当温补肾阳,可用右归丸、全鹿丸、龟鹿二仙膏之类。

2、肾阴虚证

主要表现为肾虚而兼有“热”象,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或耳聋,口干咽痛,两足痿弱,盗汗,男子阳事能举,但早泄或遗精,女子经少或崩漏,舌红少津,脉沉细等。治疗当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之类。

3、肾精虚证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机能减退,如小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青壮年早衰,性机能减退,健忘,甚至精神痴呆,不育不孕,舌淡红,脉虚等,治疗当补肾填精,用五子衍宗丸、人参鹿茸丸之类。

4、肾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肾失闭藏、固涩、化水等功能,如腰膝酸软,小便清频,夜尿增多,遗尿或尿失控,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量多清稀,或滑胎流产,舌质淡,脉弱等。治疗当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金匮肾气丸之类。

5、肾不纳气证

主要表现为肾失纳气功能而咳喘,如慢性咳喘久不愈,动则更甚,气不得续,痰白稀薄,腰膝酸软,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肢体不温,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治疗当补肾纳气,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七味都气丸加参附龙牡之类。

已上就是中医治疗肾虚的方法。最后,小编提醒,临床上肾虚五证有时并非孤立独见,而常兼杂或合并出现,甚至牵涉其它脏腑,如阴阳俱虚,阳虚兼气虚,肺肾气虚等,应祥审细辨,随证加减用药。同时,若选用中成药治疗,对兼杂或合并证,要合用或更准选择,如阴阳俱虚可选参茸卫生丸。

此外,若某证中某一症状突出,选药也要斟酌,如肾阴虚证口于明显,可选麦味地黄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