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最新推荐

民间传言:房间放洋葱可预防流感?

果蔬薯类中天生存在一类“酚氧化酶”,同时也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物质”。这两样东西如果碰到一起,再加上氧气,就会发生“酶促褐变”反应,结果是从无色状态变成有颜色的物质,而且随着氧化,颜色从红变褐,从褐变黑。这就是“酶促褐变”。很多食材都会发生“酶促褐变”,凡是蔬菜水果和薯类加工品,几乎不可避免要面临这个酶促褐变。

为什么切掉的洋葱会变褐色呢?没有切开的洋葱细胞是完整的,它所含的酚类物质和酚氧化酶就是分离的、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切开后,完整的细胞被破坏了,于是,所有物质都混在一起,酚酶和它的底物多酚类物质就见了面。同时,因为细胞被破坏,和空气中的氧气也发生了接触,结果就会发生反应,颜色变褐。

酶促褐变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我们买的梨、苹果等水果碰一下之后就变褐,土豆、山药、苹果、梨、桃等切开之后很快变褐,都是“酶促褐变”造成的。“酶促褐变”虽然虽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但看起来总是让人别扭。这个麻烦困扰着许多人,比如说,做藕粉、红薯粉的时候,会因为发生褐变,颜色多少有点发灰发褐;炒土豆丝的时候,发现放了一会儿之后,土豆丝就会变褐色,就是因为酶促褐变所致。在果蔬加工中,防止酶促褐变非常重要,毕竟变色了后会影响消费者的接受。

食物并不会主动吸收病毒

其实,食物并不会主动吸收病毒或者细菌。相反,食物并不希望细菌侵袭,因为细菌侵袭大多会加快食物腐败。比如,放着的食物,如果有腐败局、霉菌等侵袭,就会腐败、发霉,加速食物的变质。

不过,有些食物因为富含营养物质,会比较有利于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更容易吸引微生物的侵袭,如馒头发霉,就是因为能量物质丰富、水分丰富,利于霉菌生长,才会发霉。这个也有个前提是:所放的环境里有霉菌。如果你将馒头放在无菌环境里,馒头也是不可能发霉的。

流言中的医生在洋葱表面观察到了流感病毒,只能说明这个房间里存在流感病毒,并不是它吸收了病毒。洋葱表面是否会有流感病毒,还是要看你周围的环境是否有流感病毒,如果没有,根本就不会看到流感病毒。

所以,别相信房间里放个洋葱能防流感,预防H7N9还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少吃活禽,吃禽肉要尽量烹调熟透。如果你放个没剥皮的洋葱在房间里只能让它干枯变质,而放个剥了皮的洋葱在房间里,味道可能并不好,还可能让你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