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女”听说过吗?这是对单身女提出的最新要求。先别忙着向新名词靠拢,GRAZIA很怀疑,炮制出杠杆女这种词的人,到底安的什么心。
先来普及一下所谓“杠杆女”的概念,这个说法来自于一个经济适用男在网络上发的一个帖子——娶妻当娶杠杆女,对剩女们提出了N种更高更新的要求。接着就有人搞出个调查结果:67。3%的被调查男性都同意他的观点,觉得杠杆女真不错。
网上对杠杆女提出的标准是:
1、 独立、高修为,有追求但不会异想天开,坚韧内敛而不张狂。
2、 懂得娴雅适度的社交规则,能够把家庭与朋友的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处处让人舒服。
3、 有独到的眼光,能在一群男人当中找出“潜力股”;耐得住清贫寂寞,尤其是在丈夫处于低谷时,不离不弃;有出众的能力,能够助丈夫一臂之力……给出的近一点的榜样是:《京华烟云》里的姚木兰。
一句话,杠杆女婚前要做到有钱有人脉有能力,她的一切婚前储备,都是为了奉献给她未来的老公。或者说,只有这样,才会有很多男人愿意娶她回家。
眼下,一个与之稍有关联的新闻是:香港女白领开始在内地男人里挑老公了,因为实在看不上香港男人的普遍弱势;而港男也无法容忍港女的嚣张(她们有点过于能干了)。那个新闻就是讲,某年薪六七十万、在香港有房产的女白领,与一个年薪40万的上海男人在深圳买房安了个家。按上述标准,此女俨然已经很具有杠杆女的特征了。
越来越独立能干的姑娘们,已经把结婚对象的标准降到实用型经济适用男了,男人反倒提出杠杆女这种极近痴人说梦的标准,还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不过,恋爱中的男人越来越脆弱倒是真的,那些放话“娶妻当娶杠杆女”的男人,也许本意只是想撒撒娇、要多一些呵护。在此,GRAZIA替他们说点心里话——其实,他们希望姑娘们这样对待他:
要示弱,但绝对不能真弱
偶像剧里忽闪着大眼睛的天真派女主角已经不是时代主流了,但是铁娘子也绝对不是他们的那盘菜。他们需要的是聪明而不外露,有才却不强势的女人。亲爱的,你的智商和情商都很充沛,那真好,不过,那些小才华小性格,得用在不露痕迹的贤内助行为上才会被嘉许。
剩女已经成了全世界的问题。英国GRAZIA杂志也做过这样的讨论:到底怎样做才能嫁得出?不过英国对于剩女的要求似乎和中国截然相反。要想嫁得出,请你不要太厉害。不能比他们强势,不能比他们聪明,不能比他们赚钱多,如果你不幸全中,那也要至少假装不那么精明能干。至于女人寻找伴侣的要求,倒和中国差不多:不要总是奢望能找到一个Mr Right结婚,找一个差不多先生(Mr Good-enough)就算了。
国情不同没关系,关键是,你这么做了,人家得知道和领情才行。
请收下我的钱,但最好别花
有两个事例。一个是,恋爱三年,某女从来不肯要男友的钱,男友郁闷地倾诉:“从第一次约会,她就和我在账目上分得很清。我如果请她下一次馆子,她就说下次她请,或者至少请我再喝杯咖啡。我给她买礼物,她就会回以差不多价值的礼物。我觉得她从心理上没有把自己当成我的人。她这是准备随时和我说再见吧,或者就是嫌我不够有钱。”
另一个例子是,某女出国旅行,其热恋男友大方地把信用卡给了她。她就刷这卡买了一个最新款的限量版手袋,回来后男友就脸色很难看,抱怨道:“她的开销太大了,简直把我当凯子。我是给了她卡,但她也不能这么用吧。如果她爱我,就会为我省钱,毕竟我的就是她的。”
看吧,关于钱,男人的心思还真难猜。不能全当真,也不能不当真。
要尽情爱我,但别指望回报
“太不喜欢那种动不动就要你陪着她的女生了!尽管是恋人,可大家也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忙啊。开会的时候打电话来,一不留心就会说我不关心她。前一阵她竟然说经济危机要省钱,妄图搬进我家住,太可怕了。男人是很需要空间的。”说这话的男人,已经和女友谈了三年恋爱,但对女友的结婚要求完全不回应。女友继续租房子住,他们保持着一周见一次面的交往频率,不冷不热,维持着一种“大家都是有男(女)朋友的人”的状态。
这个要求的潜台词就是,只有我甩你,你不可以甩我。最好,我甩了你之后,你还是痴心不改爱我到白头。
GRAZIA态度鲜明
剩女不易做,连香港地区的剩女都冲到内地市场抢夺实用靠谱男,竞争眼见着更激烈了。但完全没必要为了嫁人,就去学老科学家阿基米德先生,人家要撬起的可是地球、是项伟业;你费劲巴力把自己全搭上、只为撬起一个自己没混出名堂的男人?这男人在“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状况下,竟然没出息地把宝押在了女人身上,奢望天降一种叫杠杆女的事业助推器,直接被推送到理想彼岸。
这和弄到一块阿拉伯飞毯的靠谱程度差不多。或者,也可以想象成,娶赌王女儿或者等着李嘉诚的孙女长大。总之,就当成一个平凡男人的白日小梦吧。至于“杠杆女成男人娶妻新标准”的说法,纯属瞎扯。谁比谁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