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做解读
“现在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挑剔了。你就跟你父亲一个样。我相信他对你比你对我更加严厉。” 如果你的伴侣这样跟你说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你觉得这种所谓的对你的行为的分析是有帮助的,对你增加自我了解和个人发展有好处吗?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这样的话虽然听上去很有洞察力,但是事实上它们只是客观评论包裹下的憎恨而已。你以为你了解伴侣的深层动机和行为的微妙之处,你也以为你在解读伴侣的时候很客观、对她有帮助,但是我要跟你说,任何一个深陷于某段关系中的人很难会保持专业性的距离。通常情况下,对伴侣行为的解读只是源于我们的好奇和改变对方的欲望。
可能你和我一样,我不希望妻子解读我的想法和感受。我需要她聆听并听明白我所倾诉的内容。我希望她的反应像一个朋友或者一个关心我的人。我希望她回想我说的内容、辨别我所表达的感受,然后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
所以为了避免解读,我提出以下两点建议:首先,明了自己的怨恨之情,并小心不要通过分析伴侣的行为而偷偷地表达这种不满。第二,敞开心怀并且满怀爱意地聆听。
练习
下一次伴侣跟你说话的时候你得努力地理解她,要仔细地聆听而不是说话告诉她你在听。为了让她觉得你是在聆听,你可以看着她或者抓着她的手,或者关爱地抱着她。
时不时地向伴侣作出你支持她的举动,让她知道你懂得她的感受。例如:“我知道你很生你老板的气。如果我是你,我肯定发怒了。”
5、 想说“不”的时候不要说“是”
我们经常不敢跟伴侣说“不”。可能你担心她会生气,或者如果你说“对不起,我不想那么做”,他会感到失望而你会因此产生负罪感,所以你就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想要什么。结果我们作出了相反的决定,并且觉得有点愤愤不平。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在两个人相处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而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亲密感。
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勇于付出并不代表你要牺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满足伴侣。如果你这么做你会产生不满之情或者疏远感。
通过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愿望,你可以让他了解真实的你而不是你假装出来的那个你认为他想要的那个你。我之前引用的圣人希勒尔就说过与此相关的箴言:“若不自爱,谁人爱我?若仅自爱,我为何物?若非此时,更待何时?”
当你想说“不”的时候,就跟你的伴侣说“不”;当你想说“是”的时候你自然会说“是”。那么你的伴侣就会因为信任你所说的话而获得安全感。但是很有可能刚开始转变做法的时候,你的伴侣会感觉受到了威胁。你得记住这是因为他还不习惯你的真实。她有可能会痛苦并惊讶地发现你之前的“是”并都是发自内心的。
要紧的一条是如果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你要改变规则,那么肯定会发生冲突。那没有关系,因为冲突有助于增进关系。有了冲突两个人才可以更加深地了解彼此,彼此的连结也会更加牢固。
如果你和伴侣的关系已经很深厚了,那么你的诚实只会增进关系。如果关系还不那么牢固,那么我的建议是你必须小心翼翼的进行。在你完全袒露真实的自己前,试着去估计伴侣的反应。有些夫妻可能需要专业指导来帮助他们将需要对方认可的关系转被为诚实的关系。达到深层次诚实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一旦达到,你会觉得获益匪浅。
练习
在一张纸上写下:“我害怕跟我的伴侣说……”
按次序排列清单,把最容易向你的伴侣袒露的真相放在第一位,其次容易的放在第二位。
想象着你过去跟你的伴侣说出真心话,注意那么做的时候你自己的感受。轻柔地呼吸,温柔地告诉自己要放轻松。你能想象出跟你伴侣说话的样子的时候再冒着风险去跟他说吧。从最容易的开始,然后照着清单上的顺序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