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暴露有助人际关系发展
“自我暴露会让别人喜欢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迪尼·朱亚德通过一系列实践得出了这个结论。
所谓“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或者把有关自我的内层信息传给对方,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自我暴露的人是自信的,因为把自我向别人紧紧封闭,本身就是一种示弱。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提倡“自我暴露”,并不是让你去不看对象、不分场合、不问情由地“胡暴乱露”一通。人们最喜欢那些和自己的“自我暴露”有着相同水平的亲密关系之人,所以“自我暴露”要遵循相互性原则,应该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时的“相互性原则”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自我暴露”必须缓慢到相当温和的程度,缓慢到足以使双方都不致感到惊讶的速度。如果过早地涉及到太多的个人亲密关系,反而会引起对方强烈的排斥情绪,引起焦虑和自卫反应。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但有一个特例,就是网络交际。在网络中,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却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因为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们觉得对方没有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
那么在网络中自我暴露所遵循的“相互性”是什么呢?那就是满足了别人的*欲,同时也满足了自己“被接纳”和“亲密感”的需求。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融入到同类中去,但每一个心灵又是独立而孤独的,所以我们在现实中寻找着人际的牵绊,在虚拟中寻找着心灵的连接。“晒秘密”正是缓解了人们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