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的她:为何一直不如意
1993年,张曼玉在飞往上海的航班中邂逅地产商人宋学祺。彼时,宋是香港有名的青年才俊,而张是炙手可热的女明星。11月,二人确定恋爱关系后,她大力支持他的事业。后因宋的资金短缺,张曼玉毅然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一千万,投入到宋的公司。1995年,宋的公司倒闭,张曼玉的积蓄也被亏空。为了东山再起,宋学祺另攀上一位富家千金。这一次,因为过分投入,张曼玉的爱情与金钱,顷刻间血本无归。
几年后,为了前夫阿萨亚斯,张曼玉离乡背井定居巴黎,努力学习他的语言和文化,极力适应与自己肤色、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丈夫。为了他,她放弃了片约和广告,专注地享受婚姻。她向记者夸耀:“在法国的生活很简单,煮饭、洗衣等家务都是我一手包办的。”不沾阳春水的公主,为了心爱的王子,甘愿洗尽铅华做个黄脸婆。直到某一天,阿亚萨斯有了另一个女人。
心理剖析: 爱情动物的过度付出
熟悉张曼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典型的“爱情动物”,为爱不顾一切、死而后已。她的这种心理特点,正是一种小时候没有得到完整的父爱,对男人的爱有一种饥渴感,在付出的时候容易过度,以为大量的付出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从她和宋学祺的情况来看,她有一些非理性,比如,拿出巨额存款给恋人投资,体现出她的“过度补偿性”的心理需求。她也许把他想象成自己虚幻的父亲,她要做得“非常好”,满足他一切需求,以此来留他在身旁。但爱人毕竟不是亲人,你给得太多,一方面会让他受宠过度,另一方面也会给他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怕无法回报你。那么,这种付出反而会成为对方退缩和分手的理由。
跟阿亚萨斯的感情也是。张曼玉为他付出了很多,然而适得其反,太过依从和纵容对方而没有限度,片面改变自己而适应对方并不是爱的最好方式,最后只能让对方感到“无法承受之重”,不如找个轻松一点的女人,获得自然而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