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喘憋为主,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当宝宝出现感冒、嗓子疼、流感时,引起这些症状的病原体(病毒或细菌等)可能会扩散到支气管。一旦这些病原体进入支气管,呼吸道就会肿胀发炎,有些地方还可能充塞粘液。小儿支气管炎会影响宝宝健康,家长们需要及时诊治、细心护理。
预防与护理
1、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宝宝年龄越小,需要的休息时间也就越长。
2、调节宝宝饮食,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宝宝气管炎症状,宝宝饮食多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3、妈妈们需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空气的清新。经常打开门窗,增强室内空气的流动;保持室内一定湿度、温度,居室内不能过湿或过于干燥;要经常为室内进行消毒,严防室内污染,严禁在室内吸烟。
就医指征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易疲倦症状,体温发热过高,出现持续性咳嗽,喘憋现象明显等情况时,应及时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5、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宝宝,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通过唾液,疱疹液、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多种途径接触后经口感染。
预防与护理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家长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患病的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护理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6、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7、剪短宝宝的手指甲,防止宝宝抓破皮疹。
就医指征
1、当宝宝出现发热、咽部疼痛、手脚掌或臀部、膝盖部皮疹等手足口病症状,怀疑手足口病时,应当带孩子到医院确诊断。
2、如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面色不好,尤其发生头痛、呕吐频繁,呼吸困难、憋气,意识模糊、惊厥等症时,需要立即就医。
以上就是婴幼儿宝宝在秋季最容易感染的疾病,家长们一定要多观察。另外,肺炎也是秋季最典型的疾病之一,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有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