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病去药店,大病上医院”。很多时候,孩子出现咳嗽小感冒时,妈妈会给孩子吃点家里备好的感冒药。对于药物,妈妈要慎重地选择,因为孩子和大人服用的剂量是不一样的。一不小心用量不准确,还会伤害到孩子的大脑。以下,小编要给女性分享儿童用药的5大原则,妈妈们要注意喽!
原则1:用法用量要精准
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因此,针对小儿用药,要达到用量精准的目的,还要考虑剂型与小儿服用的方便性、接受度等问题。
原则2:早预防、早治疗
妈妈要成为孩子的第二个医生,多了解孩子的生理特性,有针对性地对小孩易患的疾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小儿上火,是年轻父母经常忽视的常见疾病,它一般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口舌长疮或者爱哭闹等症,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治疗,殊不知儿童上火不加以控制治疗,往往会引发扁桃体炎、咽炎、肺炎、感冒发烧等症。治疗儿童上火,市面上有很多小儿七星茶等专门针对儿童上火的中成药,药材大多选用药食同源的材料,药性安全温和。
原则3:尽量不混合用药
某些药物与乳制品相结合后会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不建议把药物加入牛奶中食用,此外,葡萄柚汁会让药物的剂量相对变高,也建议避免并用。
原则4:推荐使用中药
婴幼儿脏器娇嫩,发育不完全,适合使用药性温和、刺激少、副作用小的药物。大多中药都具备这个特性。并且随着中药技术的发展,在服用方法、口感、剂型上都比较适合小儿使用。如小儿经常感冒发烧,可使用感冒灵冲剂、小柴胡等;拉肚子,可使用保济口服液;上火了,可考虑使用小儿七星茶等。
原则5:必要检查避免误吃
(1) 药物种类是否正确。(2)是否标示有特殊注意事项。(3)是否仍在保质期。(4)药量是否正确无误。(5)大人双手是否清洗干净。
药物多吃总是不好的,他们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大人们的身体已经足够强大,但是相同的副作用却是超出了小孩能承担的负荷了。所以,妈妈还是要预防为主,不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