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育儿亲子

新世纪的父亲角色应该如何扮演

三、网络时代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变化,父亲要努力适应

21世纪的时代性标识是网络及网络经济。网络技术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家庭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父亲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是对父亲旧有角色的挑战,网络时代呼唤着父亲角色的转换与新的定位。

网络时代带来了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亲子关系平等化。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父亲一般有三种选择:①保守的选择,即坚持原有角色定位,排斥角色更新,对新的信息技术恐惧与不安,避而远之;②激进的选择,即放弃原有的角色,盲目进行角色转换,对任何新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③辩证的选择,即既不放弃自己原有角色,也不固守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而是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父亲角色定位。

显然,第三种选择是明智的选择,它给父亲角色以新的生命。"新父亲"的形象将受制于社会、家庭、孩子的多种需要,集养护者、规范者、保护者和精神导师于一身,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大树和孩子的伙伴,是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社会学习的辅导员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四、在"学习化"背景下,父亲应致力于"自我发现"

学习型家庭是21世纪家庭的基本形态,终身学习是通往新世纪的一把金钥匙。作为孩子的父亲,并非就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父亲角色的实现,是在自己带头学习新知识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读书是学习,育儿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父亲角色的成功,基于成功的心态,更基于对自我潜能的发现。家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家庭全体成员个性的健康发展。父亲的才干不仅表现于学识、智慧、技能和力量,而且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

所谓文化父爱,即父亲对孩子的爱应以"文化自觉"奠基,对孩子不仅具有爱的热烈情感、爱的具体行为,更要具备爱的艺术;既要重视孩子的智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教育概念首先应是道德概念",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是一段成功的道德养成的历程。塑造孩子的人文素质就是提升家庭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