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
五彩绣如意形串珠吊挂式绸地兜肚
“如意”源自梵语阿那律,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僧侣说教前将文抄录其上作备忘的器物,后也常作为菩萨所持佛具,民间既作为搔背的工具也作为护身之符,由于其功广而名为“如意”。明清时随道教的兴盛又以灵芝、祥云作为如意的形式与象征,成为祝颂的吉祥物。
整个肚兜以“如意”集一身,有“一生如意”之说。用几个如意形态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大的如意纹样作为外观结构,是一大绝妙之处。在每个如意的连接处用透明的圆珠串合而成,形散意不散,在兜肚艺术中不可多见。
五彩绣图文好鸟枝头复合式红绸地胸衣
钟鼎文“好鸟枝头”四个大字在胸部作绣,“好鸟”应攀(盼)“高枝”,表达替女主人寻觅美好归宿之意。前衣片圆润,后衣片正方,应“天圆地方”之说。
五彩乡图文好鸟枝头复合式红绸地胸衣(后背英文纹样局部)
晚安——GoodNight将英文“晚安”的文字倒置绣在内衣的后背,直接用文字表现内衣的穿着价值。
清晚期
五彩盘绣福临人间菱形蓝绸地兜肚(字符纹样局部)
福,指福气、福运、洪福,是数千年民间最常用的求吉祥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