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女性新闻

月经异常竟是骨质疏松先兆

40-49关注慢病

40岁后,骨质开始缓慢下降,之后的十年内要开始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一些慢性疾病可能会不知不觉盯上你。即使身体很健康,也应开始评估自己的“骨质疏松危险”。

1、注意月经异常。

月经不规则或出现“跳月”(隔月一次)可能是进入围绝经期的信号。这时候应该加强力量训练和主动实施补钙的骨骼保护计划。当月经不规则时,骨密度下降就开始了。

2、当心两个“骨质窃贼”。

40岁后,甲亢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更高,前者会加速骨质流失,后者会增加骨折危险。

3、评估骨质疏松症危险。

高危因素包括:成人后骨折过、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太瘦、吸烟、绝经过早(40岁前)等。看医生时,将这些情况如实告知,必要的话接受骨密度检查。

50-59测骨密度

女性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骨量快速丢失,男性骨质也有下降,但幅度没有女性大。

1、增加钙摄入量。

50岁后,女性每天应补钙1.2克。同时补充1000~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补充前,务必征求医生建议。

2、定期查骨密度。

女性绝经后应每隔3~5年查次骨密度。测量骨质密度的黄金标准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可测量髋骨、脊椎或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高,对*危害较小。

3、注意背痛。

椎骨骨折在年过50的人中十分常见,而且容易被忽视,症状常为背部突然疼痛。出现这种情况最好上医院检查,如不干预骨折会反复发生。

4、积极治疗。

多种治疗方法有助绝经女性控制骨质流失。比如,双膦酸盐等药物疗法、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