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女性新闻

月经异常竟是骨质疏松先兆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是一个正常的周期,而对于月经异常,很多人都认为是内分泌失调,但是有事实证明,月经异常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由于特殊的生理功能,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疾病。加上30岁后荷尔蒙分泌逐渐减少,骨质开始流失,大大增加了女性骨质疏松的机会。所以,女性护骨要趁早!

俗话说,“人老骨先衰”,阻止骨质流失是一生的功课。对于女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分泌会不断降低,容易造成骨质流失,严重时易患上骨质疏松症。所以,女人更需要做好“护骨”的工作。

护骨也要分年龄段,从20岁开始,以10年为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护骨重点。

20-29养好习惯

人在30岁以前,骨的容积及质量随生长发育不断增加,直至骨骼发育完成,骨量储备达到自身的峰值水平。

如果把骨量看成一个银行账号,那么在二十多岁时就要“努力挣钱,少花钱”。喝奶、晒太阳、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锻炼,能为你的骨骼“挣钱”,而下面这些坏习惯则会让你“大笔破费”。

1、不运动。

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加骨骼压力,促进造骨细胞形成,保护骨密度。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跑步和举重等运动最理想。

2、饮食不合理。

吃肉太多会导致膳食总蛋白质过剩,进而增加尿钙的大量流失。经常喝碳酸饮料的人发生骨折的危险增大,原因是其中的磷酸成分影响骨质沉积。

咖啡和茶碱也会影响钙吸收,最好在饭后两三个小时再喝,对钙吸收的影响较小。

3、过度减肥和防晒。

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为了减肥,常以蔬菜和粗纤维食物为主,高蛋白食品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

不少女性夏天担心晒黑,不爱出门或是抹上厚厚的防晒霜,阻止皮肤合成维生素D,阻碍了骨质的吸收。

4、吸烟酗酒。

烟酒对骨骼的伤害一直没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过量饮酒会使肝功能受损,从而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30-39学会减压

人在30-40岁时,骨代谢处于相对平稳期,骨量丢失缓慢。除了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要关注下面几件事。

1、学会减轻压力。

此年龄段的人面临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皮质醇等压力激素会抑制骨骼生长,加速骨质流失。抑郁症对骨骼也有类似的负面影响。因此,调节好压力有助保护骨骼健康。

2、孕期补足钙。

孕期胎儿需要从母体中获得大量钙。如果妇女不能获得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日后骨密度会大量减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当心药物风险。

治疗哮喘、炎性肠道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皮质甾类药物,所含抑制剂等会通过干扰钙质吸收而损害骨骼健康。服用前最好向医生咨询,加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