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女性新闻

预防妇科癌女性要重视体检

大家都知道,妇科疾病是困扰着女性的烦恼之一,那么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这些妇科疾病呢?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妇科肿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

卵巢癌 不孕不育最需警惕

现代社会,晚婚晚育成为潮流,许多女性甚至不想要孩子。但是,不孕、不育以及晚育都可能增加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

妊娠期间,女性卵巢会停止排卵,因此生育对卵巢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而不生育或晚育的女性每个月都会排卵,排卵会对卵巢造成一定损伤,身体会产生新细胞修复受损部位,新细胞在产生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研究表明,女性最好在25—30岁左右生育,能够有效预防卵巢癌。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二,但其病死率比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都高,对生命的威胁最大。卵巢深藏盆腔,只有杏仁大小,是非常小的器官,一般很难摸到。因此,卵巢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以致70%的首诊卵巢癌患者已有腹水,堪称“无声杀手”。卵巢癌的治疗效果也并不好。目前,临床常用卡铂加紫杉醇联合化疗,但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换药治疗效果差。因此,卵巢癌是一种既难早期发现,又很难治的妇科肿瘤。

由于卵巢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因此,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出现慢性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及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如月经不调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则应提高警惕。定期做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唯一途径。一般来说,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最好半年做一次检查,无家族史的女性也需每年做一次妇科查体。卵巢癌的早期筛查法是盆腔超声检查与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A125)相结合,检出率达60%—70%。如果发现异常就要跟踪观察,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肿瘤标志物,如果水平持续增高,就要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子宫内膜癌 六成患者合并三高

人的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如果女性在绝经后阴道出血,则很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征兆。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50岁以后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最初表现是少量、间歇性出血,有时仅内裤上有少量血迹。病变晚期出血量超过既往月经量,甚至造成贫血。未绝经者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出血时间延长、月经量增加等。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水平不足有关。雌激素能令子宫内膜的上皮细胞增生,孕激素则可对抗这一作用,使内膜定期脱落。而肥胖者的雌激素水平高,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糖尿病、高血压虽与子宫内膜癌无直接关系,但患者往往会合并雌、孕激素分泌异常,容易使子宫内膜发生癌变。因此,子宫内膜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60%—7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三高。

当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或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症状时,就要怀疑子宫内膜癌了。分段诊断性刮宫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刮出物做病理检查,早期检出率可达75%。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也开始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特别是对病变较小的早期内膜癌,可用内窥镜所带器械直接取出做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