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人的运动及饮水量减少,憋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需警惕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会计师王小姐,半年前患有尿路感染,经治疗后恢复良好,可是这一入冬,因为天气冷,经常憋尿,直到膀胱实在涨得难受了才去方便。这样一个月下来,她发现尿意来得更频了,并且一来就忍不住,排尿时还有疼痛感。到医院一检查,尿路感染又复发了。
类似王小姐这样,冬天备受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困扰的人士不在少数。专家指出,如果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便要警惕是否患上尿路感染或慢性前列腺炎了。
那么,日常中可以根据哪些情况,判断自己是否出现尿不适了呢?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王建业教授用六个“不行”形容过尿事问题:“尿尿的问题,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憋不住不行,出不来更不行。” 不妨由此用这六字诀 “多少快慢急堵”,进行尿路健康自查。
自查一: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尿液量一般与摄入的水量成正比。专家表示,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正常,那么一天的如厕次数大概为8次:白天4-6次,夜间0-2次,如超过这个次数很多,就算尿得多。
哪些原因会引起排尿次数增多?常见的是饮水量增加,或出现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其次考虑是炎症刺激,这是前列腺炎、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的信号。但是,排尿次数少并非就是好事。专家表示,如每天饮水量足够,小便次数过少,如每天只排尿1-2次,便可能出现肾炎,需高度警惕。
自查二: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
怎样才算尿得快?尿得快,是指连续上洗手间的次数多,且间隔时间过短。如排尿后不到30分钟便有尿意,一天如厕的次数远多于8次,很有可能是出现尿路问题了。
相反,什么是尿缓慢?尿缓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体现在小便费劲,或者排尿时间较长。专家认为,前列腺疾病,尤其是前列腺增生,由于前列腺受到阻塞,出现尿缓慢症状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