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她在西南某师范大学读书,爱上了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同学。可惜,这个男同学是一位“保皇派”领导的儿子,说了一些过激的话,结果遭到批斗,最后不甘屈辱在学校自尽。
初恋情殇,曾经让杨敏生不如死。多年以来,她一直珍藏着男友信物,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对视哭诉,也封闭了自己的情感之门。大学毕业后,她当上了一名普通教师。1979年,在家人的催逼下,她匆匆地和一名大学老师结婚,婚后一年生下了儿子。此后,她凭着自己的个人能力,仕途上一路平步青云,干过校长、当过县教育局副局长,39岁被提拔为县文化局局长,到2001年被任命为重庆市某区一机关的局长。
可是,杨敏仕途上一帆风顺,而婚姻生活上却一片疮痍。她和丈夫本就缺乏感情基础,丈夫并不爱她。在儿子去加拿大留学后,两人开始了长期分居,各不相扰,婚姻名存实亡。
或许特殊的情结作怪,从此,杨敏对徐猛“特别相待”:局里没大事,她总要来到徐猛的办公室坐一坐,与徐猛聊聊天,拉拉家常,或者故意请教几个审计学术问题;局里要应酬,她每次把徐猛叫上;逢年过节,徐猛无法回老家,杨敏时常把他请回自己家里,亲自弄几道拿手菜……
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多,两人的上下级关系开始淡化,变成了一对“忘年交”朋友。哪天得空,他们互相约出来喝茶或者喝酒聊天散心。
一次,两人单独喝酒时,徐猛醉酒后吐“真言”:他出身卑微和贫寒,想找靠山,想仕途平坦,想日子过得滋润舒适……知道他的真实意图后,杨敏也开始一步步俘虏和套牢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