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恐婚族”在怕什么

专家解析“恐婚症”

  “恐婚症”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心理疾病,正流行于一部分适龄青年和离异者中。应该说结婚确实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结婚使每个人在家庭甚至社会中的角色有所转换,从而给一部分人的心理带来压力,当现实的婚姻生活与梦想中的浪漫完美产生巨大的落差时,一些人开始逃避、厌倦和恐惧也是可以理解的。

  结婚是一种责任

  其实,爱情没有谁对谁错,因此婚姻的离离合合都在情理之中。分析“恐婚症”自然离不开社会心理层面,但更多的原因还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男女不同,女性的压力更多的在于精神层面,如担心婚后的家庭生活,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和协调,对丈夫感情忠诚度的怀疑等等;而男性对婚姻的焦虑则主要是对家庭负担承受能力的自我怀疑,或者因对方事业的成功而丧失对自已的信心,有的甚至走向沉沦等等。

  结婚或不结婚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离或合也同样是一种人权,我们生活在万花筒的世界,不能强求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但婚姻是完满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章。特别是当离异即将伤害到无辜的孩子时,婚姻的取舍和家庭的续存还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

  现实是严酷的,生活是现实的,当每个人在开始恋爱的时候,就应当满怀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情感。有一首歌中唱道“最浪漫的事就是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应该说这种浪漫永远存在于你我人生的始终,而并不是可望不可求的神话。问题是:你想好了吗?

  在男人心目中,有些女人只可成为女朋友,但不能成为朝夕相对的妻子。其实每个男人心目中对结婚的对象已有一个定位,若身边的女朋友未能达到他心目中适合的对象,当他们找到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对象时,才会主动提出结婚的要求。

  当然,有些因女朋友怀了身孕而身不由己决定早婚的男人,不在以上讨论内容之内。

  恐婚与恨嫁的转变

  恐婚的女人对“嫁”这种仪式的后果想得太多,恐惧“嫁”将会带来的那种生活。她们往往觉得与目前所承受的孤单寂寞比起来,面对婚姻的无能为力更让她恐惧。

  而一门心思只想嫁出去的女人,她们大多根本没有想过婚姻是怎么回事,对“嫁”这种仪式的向往远远超过对嫁的结果——婚姻的向往。也就是说她们所谓的想结婚,只是想得到“嫁”这样一种仪式,而不是嫁过之后的婚姻生活。

  恐婚的女人之于男人来说,比恨嫁的女人容易受到青睐。因为男人在跟女人交往的初期,对这种没有婚姻压力的关系感觉轻松自在。但一旦发展到他想谈婚论嫁的时候,他对一个拒绝婚姻的女人表现出来的耐心也极其有限。一个女人对嫁给他表示犹豫,他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女人是不是爱他。

  男人的矛盾在于,一方面渴望女人爱他爱到乐于嫁,一方面又对婚姻的约束强烈恐惧。他们需要的是他对这个女人的喜爱足以想到婚姻,而这个女人对他的约束又恰到好处。但矛盾的是能够把握好约束分寸的女人往往都是恨嫁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