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性天地 > 女性情感

父亲有外遇抛妻弃子伤害我

  晓义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坦诚、开朗,笑容阳光而又有些顽皮。然而谈到倾诉的主题,他抿了抿嘴唇,沉默了好几分钟。我很理解他这份犹豫,毕竟这次倾诉故事的真正主角,是晓义刚刚离异的父母。

  父母婚姻突亮“红灯”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家在外地,是独生子,2005年毕业后做了“沪漂”,换了两份工作,现在在一家外企做销售,收入不算高,扣掉“四金”后,勉强“糊口”。

  我父母同龄,一个生在年头,一个生在年尾,今年都51岁。母亲的单位不景气,十几年前她买断了工龄,为照顾我和父亲,再没出去工作过。父亲是个厨师,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他到国外打工,过了好几年才回来。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母亲把家里里外外打理得很好。在我眼中,家里气氛一直都不错。父亲工作很踏实,也比较顾家,从不对我和母亲乱发脾气,休息时偶尔和朋友打打牌,但从不会在晚上10点后回家;母亲也是全心全意地爱家护家,精心照顾我和父亲的衣食住行,很少给自己买化妆品和新衣服。

  因年龄关系,前几年单位安排父亲改做后勤物品采购。按说他并不需要经常出差,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父亲借口单位派他到附近的城市出差,说当天赶不回来,隔一两个星期就会在外面住一夜。母亲一向信任父亲,没半点怀疑。然而风声却渐渐地传到了我爷爷那里,说我父亲在外面有人。

  等我听说后,私下里问母亲。母亲起初根本不相信,拖了好久才去问父亲,父亲不置可否,顺势提出离婚,理由是与母亲没有共同语言。由于缺乏心理准备,母亲的第一反应居然认为父亲是在故意逗她玩。当她终于明白父亲说的是事实时,顿时如遭雷击,一下子就傻了。

  “去年正好是我父母结婚第25周年……”晓义讲不下去,眼圈也红了。为掩饰激动,他下意识地攥了攥拳头。

  父亲不顾反对坚决离婚

  见父亲的态度很坚决,母亲痛不欲生,把自己整天关在屋子里,不开灯,也不吃不喝,人很快就瘦得脱了形。我父亲那边的亲友们也同样很震惊,觉得父亲的行为太反常了。经知情人“泄密”,大家这才知道,原来父亲于两年前认识了一个离婚女人,保持亲密关系至今。他们早就开始同居了,租的房子居然离我家很近,骑车过去只需要7分钟……母亲很伤心,但她很爱父亲,一直不肯离,怕影响我的工作,还把这件事瞒着我。爷爷一直夸我母亲是个好媳妇,因此对父亲意见很大,给他施加压力,不准他离婚。

[nextpage]

    春节前,我在与母亲通电话时感觉到她情绪不对,侧面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也很震惊,就试着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是不是“爱”上了别的女人。父亲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反复强调,他和母亲真的没感情了,即使他回到家里,两人也不会睡在同一张床上,没办法再共同生活下去了。他还重复地表达一个意思,即不管他俩的婚姻是合是分,我永远都是他的儿子,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父亲的话,让我对于他和母亲婚姻的维系,一度抱有很大的信心。我还做母亲的工作,让她不要太焦虑,要给父亲一点时间冷静下来。可是当我在小年夜回到家里时,却发现父亲根本没在家里住。我就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说我回来了。第二天就是大年夜,父亲说要在单位值班,晚上11点多才回家,见到我没说几句话,和我们一起包饺子。初一,他一大早就出去了,夜里12点多才回家,说是和朋友一起打牌。我不相信父亲的话,朋友难道不需要在大年初一这天陪自己的家人么?母亲背着父亲对我说,父亲肯定是去陪那个女人过年了,她气不过,想上门找那个女人理论。我劝阻了母亲,但心里对父亲的行为很生气,因此在回上海前特意找父亲谈心,告诉他,我是家里的一份子,不管他如何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希望他在作决定前一定要先通知我。

  我回上海后没几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一定要和她离婚,作为“条件”,他同意把家里的房子留给母亲,再补偿她5万元现金。母亲还说,看来父亲早就存着离婚的念头,所以把大部分财产都偷偷地转移了。像家里收藏过几幅名人字画,都被父亲拿走了。父亲从国外回来,曾送给她一对价值不菲的缅甸玉镯,母亲因舍不得戴,放在抽屉里,现在也不见了。而父亲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炒股,一直说被套牢,如今股市转“牛”,市值估计也很可观,但母亲对父亲的股票根本不过问,因此也不清楚这些股票到底值多少钱。

  晓义一字一顿地对我说:“那天我握着电话,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没想到父母的离婚,会来得这么快!”

[nextpage]
  父亲来沪也不见我一面

  就这样,春节后不久,我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整日以泪洗面。亲友们担心她会出事,就送她到安徽的小姨家散心。“五一”长假,我特意绕道安徽,把母亲接回了老家,陪了她好几天,一起聊天、逛街、看电视、拜访亲友。爷爷那边的亲友们对父亲一直很生气,爷爷叮嘱我,要对母亲好,还让我转告母亲,虽然她和父亲离婚了,但他会始终把母亲当女儿看待,让她逢年过节记得回家来吃饭。

  父亲是顶着压力办的离婚,因此一办好离婚手续,他就再没露面,连爷爷奶奶为此大病一场,他都没打个电话慰问,也没登门探病。同样,他也没主动给我打电话沟通。我思前想后,还是想听听父亲的心声,因此在5月6日一早去了一趟父亲的单位,想当面向他辞行。父亲没上班,不过他同事告诉我,他要乘当天的火车来上海出差。
8日一上班,我就盼着父亲的电话。等了一上午,12点多终于收到父亲的电话,说他的公事已经办完了。我以为他至少会约我中午一起吃饭,但他只字不提,只是问我哪天从老家回来的,有没有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忍不住问他人在哪里,他说在参观东方明珠,三个人在一起。三个人?!因为我事先知道与父亲相好的那个女人的女儿正在上海实习,我一下子猜出父亲是在陪她们娘俩。想想我在上海工作两年多,父亲从没来上海看望过我,平时也不主动打电话问我的工作情况,可如今他却陪着她们游上海。想到这里我内心很苦涩,忍不住冲了父亲一句:“你们这是全家旅游喽!”

  父亲是晚上9点多坐火车,我心想他也许会邀我一起吃晚饭,所以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隔几分钟就看看有没有父亲的短信。然而我再次失望了……我很难过:这就是口口声声说无论如何我都是他儿子的父亲么?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意识到自己的“火气”,晓义做了一个深呼吸,谈到他前来倾诉的初衷。

  我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时,她情绪较前两个月前好了许多,反过来劝我不要太苛责父亲,不要因为他们的离婚而伤了父子情,毕竟将来我还得赡养父亲。我一方面为母亲情绪好转感到欣慰,另一方面还是担心她一个人太孤单。母亲患有严重的腰疾,干不了重活,我觉得自己已经成年,应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因此萌发了辞职离沪的念头,想在家乡找份工作,可以每天陪伴母亲。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想听听读者朋友们的建议。

  我原本以为,晓义会强烈指责自己的父亲,因为通过他的邮件我了解到,是他父亲主动背叛了长达26年婚姻,与别的女人同居,并有意转移婚后财产。为此,晓义的母亲深受伤害,至今无法走出离婚的阴影。

  然而晓义那天的表现让我很意外。虽然,谈到母亲深受伤害时,他眼角溢出痛心的泪;虽然,谈到父亲在与他单位仅仅一站之隔的陆家嘴,陪“新爱”观光时,他眉头皱成一个“几”字———他还是尽了最大努力,去尽量客观地叙述半年来这个三口之家的变故。

  “其实,很想和父亲面对面地讲讲心里话。”聊到最后,晓义感慨地对我说。

  我问他想对父亲讲些什么,他说其实那些话,在春节休假时他对父亲也讲过:“记得我对父亲说,我不会影响你的决定的,你是50多岁的人,见识比我多得多……但我请你保证,如果你要和母亲离婚,请至少提前一天告诉我,因为我也是这家里的一份子,我有权利知道你们的重大决定。”

  我追问晓义:“你的意思是,你并不想干涉父亲要离婚的这个决定?”他点点头:“虽然,我内心非常不希望父母分手,但如果父亲的心真的飞远了,那么保持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并没什么实质意义,母亲还是会不断地受伤害。我觉得他们离都离了,就没必要再追问谁对谁错了。但我特别想提醒父亲,他不该在离婚前和离婚后都采取鸵鸟式的逃避政策,拒绝与我、我母亲和亲友们解释他这样做的理由。正因为他没有这种面对事实的勇气,才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了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