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一共要做多少次产检?

女性在怀孕以后直到分娩前要做多次产前检查,通过B超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包括羊水、脐带、胎盘的情况,这样有助于帮助孕妈妈了解胎宝宝的发育状况,那么,孕妇一共要做多少次检查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是指女性在妊娠期对孕妇和胎儿所作的临床检查。由于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孕妇的身体各系统也会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变化,如果这些变化超越了生理范围,或孕妇本身患有某种疾病而不能适应妊娠的改变,则孕妇和胎儿都有可出现病理情况。

通过产前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并防治妊娠合并症(孕妇原有疾病如心脏病)和并发症(孕期后发生的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且还可以及时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异常,以确定分娩时所采用的方式。

产前检查的时间及次数

产前检查(prenatal examination)的时间应该从确诊妊娠后开始,一般来说,孕28周前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孕28~36周每2周一次,孕晚期最末一个月每周一次,若发现异常情况,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产前检查时间表:应于妊娠20~36周为每四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即20、24、28、32、36、37、38、39、40周,共检查九次。高龄孕妇应相应增加检查次数,以防出现异常情况。

以上就是女性在怀孕以后进行产前检查的详细时间表,每个孕妈妈都应该遵照这个时间表按时进行产检,毕竟胎宝宝在腹中,肉眼并不可见,需要专业医师借助B超来了解胎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是高龄孕妈或者患有疾病的孕妇还要按照医嘱增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