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宫寒的良方

食疗方法:.韭菜炒核桃(补阳暖宫)

主料:新鲜韭菜、核桃肉

1、将韭菜根部的衣去掉,洗净,切成寸段;2、锅子烧热,滑油,再加少许油;3、煸炒韭菜几下,加盐、味精、加少许糖,加核桃肉以及少许红椒丝;4、再煸炒 几下,闻到韭菜香味,韭菜即熟,即出锅。

——问:中医治疗宫寒有哪些方法?

刘宇新教授:中医治疗宫寒方法很多,主要依据中医理论“寒者热之”原则,针对临床宫寒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辩证治疗。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血被寒凝可致气血不畅,胞宫不能按时满盈,出现月经错后,或月经量少,血色黯淡,质清稀,小腹冷痛,小便清长,治疗方法用“温经汤加味”。宫寒血瘀,胞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经行小腹疼痛,或经期腰腹剧痛,手脚发凉,治疗方法用“少腹逐瘀汤”加减。针灸治疗:用毫针治疗中极、关元、三阴交、太冲等穴。耳针刺子宫、交感、内分泌、肾穴。宫寒闭经,小腹胀痛,白带量多,四肢不温等,治疗方法用“良方温经汤”加减。可以吃温经丸或少腹逐瘀丸等。脾肾阳虚,宫寒不化,湿气下注,白带量多,清稀如水或如涕,小腹发凉,四肢不温,治疗方法用五味补肾丸等。如果宫寒不孕,月经量少,小腹冰冷,带下清稀,甚至闭经者,治疗补温阳,暖宫种子,用毓麟珠汤加减。常用中成药:艾附暖宫丸、麒麟丸、调经促孕丸。 用法:可分别服用或两种药合服,每次各1丸,每日2次,红糖姜水送服效果更好。

专家说三:女性腰腹部、脚底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问:宫寒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防止宫寒的复发?

刘宇新教授: 中医认为:宫寒的预防主要从精神方面保养,饮食起居的调节,对四季气候和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体育锻炼,遵循这些方法去做,可以防止宫寒复发。

1、保持旺盛的阳气:健身运动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重要方法,所以要坚持气功、健走健身运动。因为宫寒体质的人偏于安静沉稳,运动过多时容易感觉疲劳。其实“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长期锻炼能保护和生发体内阳气。2.多吃温热暖身的食物:谷食类:面、蚕豆、豆油、酒、醋。蔬菜类:生姜、大蒜、大葱、韭、胡荽菜、芥子、胡萝卜、薤白。果品类:橄榄、木瓜、乌梅、粟、葡萄、大枣、荔枝。食糖类:蜂蜜、白糖、砂糖。禽兽类:鸡肉、雉肉、鸭肉、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猫肉。鳞介类:鲫鱼、鲤鱼、海虾、鳝鱼、鲢鱼、胖头鱼、鲩鱼。

3、每天热水泡脚:中国有个说法叫"热水泡脚,赛吃人参"。中医早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中医认为用花椒水泡脚比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效果更好。其实方法很简单,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1斤分10份),用绳系紧,加水煮开后,用这个水泡脚即可。花椒包可以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花椒既是一种厨房里最常用的调味料,也是一味中药,可以温中止痛、散寒暖宫。用花椒水泡脚和用当归、红花泡脚有异曲同工之效,都能活血通络,使整个机体血脉畅通,浑身暖融融的。

4、艾条温灸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家居方式,一般选取两个穴位: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用艾条每日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预防治疗子宫寒冷。

5、宫寒体质的人在例假前三天可以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红糖属于热性,有温经活气血暖宫的作用。6. 杜绝贪食生冷: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

主持人:健康女性如何养护预防宫寒?

刘宇新教授:中医讲究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健康的女性为了防止宫寒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女性有月经、带下、产育、哺乳这样的生理特点,在这些生理变化期一定注意防护。特别是在经期不要冒雨涉水,久坐寒湿之处,下水田劳动,及吃生冷食物。

2、女性体质属阴,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要贪凉,吃过多的冷饮、瓜果等寒凉之物。

3、穿衣服要合时宜,适时更换衣服。腰腹部脚底是女性健康的敏感区,尤其要注意保暖。

4、夏季减肥要科学。不要快速瘦身,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这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寒邪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攻击子宫。

5、女性应该特别注意保持小腹的温暖。经常待在空调房中的女性,可披件开衫,以防止腹部受凉。

6、千万不要趴在办公桌上午休。趴在桌上睡觉容易露出后腰,而且睡眠时*毛孔松懈,容易被寒邪所伤。也不要坐“寒”,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这些材质导热快、寒气重。 

大家都在搜: 中医调理宫寒的良方